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资助研究生参加学
177 2024-04-08
《草原栽培》课程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案例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1)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 最终的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症状是: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招聘难,大学培养的人才就业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 科研成果反映了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 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案例,纳入教材,内化为教师知识,这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有利的。 同时,也是增加和提高课程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课程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 教师素质决定课程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研究者。 也就是说,大学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育人,而且还要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教师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课堂教学知识,才能实现专业发展,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专业教学资源的质量,专业教学资源由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组成。 魏红(2006)认为,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大学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可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科和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科学研究成果是针对高校教师在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思想或新结论。 这类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实际情况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一般具有针对性。 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创新。 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而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探索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的特色是转化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特点主要是学术性、教育性、应用性。 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实现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 科研成果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成果的利用上。 由于科研成果是以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选题方向,因此研究形成的成果针对性强,更容易转化。 可见,科研成果的特征是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础。
(二)教学资源严重短缺是转型的外生力量
我国自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生均教学资源大幅下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从大学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来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 这些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教育。 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可以体现中央的重视。 从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价指标来看,反映大学教学资源的指标占据重要地位和权重; 从各高等学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各高校都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并制定了政策和运行机制,为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形成外部动力。
3、案例分析——以《草原栽培》课程为例
(一)课程简介
草原栽培是草原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融合了多种知识。 《草地栽培》是一门能够充分体现草地系统理论和草地系统四个生产层理论体系的载体课程。 在草原学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本科生全面了解草原学专业的窗口。 。 草原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草原生态-生物学、合理利用牧地和割草、退化草原诊断与复壮技术、草原基础设施、草原生态系统与演替等,其本质是利用草原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系统就是理论。 通过草-土-畜的有机耦合,可以恢复或遏制退化的天然草地,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二)草地栽培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相对复杂、陈旧,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
草原栽培学的前身是草原管理学和草原科学。 自1972年甘肃农业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草原系以来,它就从草原学的范畴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课程。 1977年,第一本国家主编教材《草原管理》出版。 随后又两次修订(1991年、2000年),在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调整,并于2000年更名为《草原栽培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随着草原科学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和成熟,自2000年版《草原栽培科学》出版以来,已有十六个年头了。 十六年来,草地科学研究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草地合理放牧制度与制度、草地培育与改良、草地退化机制与生态恢复、草种质资源研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草原管理方面。 草原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的教学内容逐渐显得陈旧、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当前的草原生产和研究。 例如:《第五章割草草地的合理利用》中的割草技术只讲了适宜的割草周期、割草频率、留茬高度和干草准备,而没有涉及割草草地的土壤发育与多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草本植物。 牧草种质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第八章退化草原管理》中“草原有毒有害杂草的清除”仅介绍了传统有毒杂草的铲除,并未将其引入现代草原生产体系。 生物工程除杂理论与技术。 1999年建校时,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实习基地少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课程建设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
2、课程内容以北方草原管理技术为主,缺乏南方热带、亚热带草原栽培管理技术。
我国热带、亚热带草原资源是指北回归线以南的天然草原草地资源。 其开发利用主要用于种草、饲养牲畜。 世界上绝大多数热带草原都是天然草原,土质酸而薄,草产量低,生产力低下。 我国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天然草原也是如此。 我国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热带牧草的研究,但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引进了许多热带牧草品种(系)和成套牧草种植、养殖技术。 在国家支持下,培育了一系列热带草新品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开展了许多大型热带草原建设项目。 他们在研究、引进、消化国外技术方面非常成功,但中国的热带草原畜牧业却失败了。 推动整个南方草业的产业发展,我国热带草业还比较滞后。 因此,明确热带草产业在热带亚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探索正确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热带亚热带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热带亚热带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发展亚热带草业产业,保护热带亚热带生态。 对改善环境、促进我国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主要做法
1、建立平台,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引入课堂
根据草原栽培教学任务和学科发展,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适当增减了具体教学内容。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保持11章的课时数和内容不变,但对各章的课时数进行了部分调整。 从教学顺序来看,首先讲授草原、草原的基本概念,明确草原培育的目的和任务。 在学习和掌握草原生物学和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依次讲解放牧和割草的合理方法。 草原利用、退化诊断、草原根本性和症状性改良技术措施、特种草原培育和草原综合利用、生产效率评价、草原基础设施、牧场规划与管理,形成草原的“利用-退化-改良-”天然草地“评价-建设-管理”连贯模块。 从教学内容上,删除了草原法制管理,由草原监管技术或牧场工程课程讲授; 将热带、亚热带草原管理技术和草原综合利用纳入退化草原案例研究; 将退化草原的案例分析、诊断、成因及管理策略调整到草原综合栽培技术章节的前面,然后增加退化草原恢复效果的评价,使教学内容逻辑化; 合理利用牧地版块,增加热带、亚热带草原放牧制度、控制性放牧制度和草畜平衡技术,满足南方草原放牧管理的需要; 放牧牲畜的组织管理,增加了牲畜的营养需求和日常口粮,为草畜平衡和牲畜补饲提供了理论依据; 割草草地的合理利用增加了热带牧场调制技术,以完成割草草地的合理利用技术; 新增热带、亚热带天然草原重建与改良技术、热带牧场规划与管理两个章节,为南方现代草原畜牧业利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理论基础。 通过合并、补充教学内容等调整,课程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对当前草业知识的需求,更加有组织性和及时性。
2、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案例,丰富南方草原耕作和管理的技术措施。
从国外引进的草原示范项目均选择连片平坦的草原,投入大量机械和先进技术,采用大面积(30-40hm2)围栏放牧进行畜牧生产。 在我国,这种模式只能在某些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并不适合我国南方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 这种进口模式虽然技术先进,但无法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发展。 这种趋势最终导致管理不善和土地纠纷,导致成本增加、生产条件不稳定和失败。 例如,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种草养牛项目——云南省小哨草原牧场就是一个例子。
3、热带草原畜牧业发展项目与资源保护和改良结合不紧密。
热带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常采取开荒种草的方式。 在我国以丘陵山地为主的热带地区,这种开发利用方式容易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 加之草畜管理不善,土壤肥力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提高,草地退化严重,导致产量低下。 草量逐年减少,草料供应不足,特别是冬春季节旱季。 畜牧业生产非常不稳定,收入减少,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生产不可持续。 例如,云南省中部山区的种草养牛项目就是一个例子。
4、以课程网站建设为载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促进《草原栽培》课程教学资源全国共享,特别是相关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交流,全国高校及其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提高转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 课程团队下一步将筹备打造全国共享的《南方草原栽培管理》课程网站,为全国各高校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水平提供载体。 结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创造了机会。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项广泛、系统的工作。 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首先要在全校师生尤其是教师之间形成共识。 在提高转型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着力改善学校教学资源。 、从事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二要转变科研目的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三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二)出台政策,形成制度
为了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出台各种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如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政策,调动转化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转化积极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 内生动力。 通过各项政策的出台,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体系逐步形成。
(三)主动引导、规范流程
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建立科研成果教学资源转化领导机构,积极引导教师将自身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建立转化信息发布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并制定转化政策。 共同推动科研成果有序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