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一颗小果 两份产业 三重效益

本站原创 2024-03-27 02:02:00

核心提示:5月29日,位于海南五指山市毛道乡毛道村的百香果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一个个浑圆饱满的百香果挂在藤蔓上。在不远处的扶贫车间里,百香果经过不同生产工序后,又摇身一变成了百香果酒或百香果红茶。大果装箱出售,小果进行深加工,平时基地还能接待游客,果子挂在枝头时就开始挣钱。在毛道村驻村黄叶军看来,摆脱传统

 

5月29日,位于海南五指山市毛道乡毛道村的百香果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一个个浑圆饱满的百香果挂在藤蔓上。在不远处的“扶贫车间”里,百香果经过不同生产工序后,又“摇身一变”成了百香果酒或百香果红茶。

 

“大果装箱出售,小果进行深加工,平时基地还能接待游客,果子挂在枝头时就开始挣钱。”在毛道村驻村黄叶军看来,摆脱传统模式,让产业链朝加工、旅游延伸,毛道村正在三产融合中让一颗颗百香果创造出“三重”效益。

 

五指山市毛道乡的村民在采收百香果。

 

而在两年前,毛道村的村民们可不这么想。“那时候看着别人种,我们也跟着种,但产量和价格上不去,根本挣不到什么钱。”毛道村村民黄朝宁说,几年前村里的百香果产业如同它的口感般“酸涩”。

 

明明是一颗“短平快”且颇具市场价值的“黄金果”,为何只见涩味没有甘甜?

 

帮扶干部们请来农技专家现场“把脉”,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田地排水不畅、品种老化、管理粗放。对照专家们找出的问题,毛道村“对症下药”:平整土地、修建排水渠,引入专业种植公司,改“平棚式”种植为“垂帘”种植。

 

“现在我们村的百香果售价不仅从每斤三四元涨至8元,最高曾达到15元,亩产也由原先的500多斤增长到了三四千斤。”黄叶军透露,2019年,毛道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整合土地扩建连片基地至120亩,实现创收近200万元。一颗颗百香果开始“由涩入甘”。

 

科技赋能让毛道乡百香果效益倍增,黄叶军却并不满足于此。

 

“我们的百香果销量好,可总有些小果、表皮有瑕疵的果被剩下,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扔了实在可惜。”黄叶军希望能变“卖鲜果”为“卖产品”,这一想法与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烹饪专业教师王仕君不谋而合。

 

2019年,王仕君被学校推荐成为五指山市生态科技特派员后,申请专项资金启动了百香果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五指山的红茶十分有名,我就想着能把百香果和当地的特色产品相结合,通过创新深加工产品提高其附加值。”王仕君给海南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只卖鲜果,一亩百香果产生的效益是3万余元,进行精深加工后亩产值至少能翻一番。

 

“再加上我们使用的都是次果、小果,算是变废为宝,实际增加的效益远不止这些。”王仕君介绍,如今他们研发出的百香果酒、百香果红茶等系列产品相继投放本地市场后,已取得不错的反响。

五指山市毛道乡的村民在采收百香果。

 

而随着毛道百香果的声名鹊起,这个小村庄也逐渐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网红村”,不仅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观摩团,前来体验农趣的市民、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未来我希望能在村里打造出一处休闲观光采摘园,从‘卖鲜果’到‘卖产品’再到‘卖风景’,向三产融合要效益。”黄叶军坦言,百香果产业链的不断拉升,带来的不仅是效益的倍增,更带动大批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毛道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加工车间共带动50余人增收与就业。一枚小小的百香果撬动了大产业,黄叶军也期待着,村民们今后能从产业链上的每一环受益。

 


海南学习平台

上一篇:扯淡大师余建明用神奇塑性探索宇宙四大秘密
下一篇:焦点放在中国气候变化对文明和农业的不断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