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农药高效安全科学施用
85 2024-03-25
我要告诉你关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防治的问题
小麦赤霉病是什么?其实也有其他名字,如麦穗枯、烂麦头和红麦头。这种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过。在历史上,江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是小麦赤霉病的常见发生区域。这个病每年发生的面积高达4000到5000万亩。
然而,近年来气候和耕作制度发生变化,导致赤霉病频繁爆发,病害区域也扩大到了黄淮南部麦区和西北麦区。赤霉病已成为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重大问题。病害年份可以导致10%到20%产量损失,大流行年份更会导致绝收。此外,病菌会产生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这会污染麦粒,影响质量,让小麦失去食用价值或饲用价值。
我要和你聊聊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和病症
其实,世界上有20多种镰刀菌都可以引起小麦赤霉病。但在我国,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是病原菌的主要种类。在最近几年的黄淮麦区,假禾谷镰刀菌也逐渐成为优势菌种之一。
当镰刀菌入侵小麦时,会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问题,其中穗腐是影响最严重的。当小麦抽穗和开花时,病菌进入了小穗和颖片,首先在那些部位产生浅褐色的水浸状斑点,然后病变扩散至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病变扩散后会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受害部位以上的所有小穗都会变成枯白色。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处菌丝会生长并形成粉尘状的孢子,会传播到其他部位并且感染周围的小麦。
我最近了解到,小麦赤霉病的病症还有更多种表现。病穗上可能会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会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子囊壳)。而镰刀菌引起的杆腐问题也越来越常见,秆腐通常发生在穗下的第一到第二个节段。其症状开始在茎节处出现水渍状褪绿斑点,后来扩展为淡褐色到红褐色的不规则斑点,这些斑点或向茎内扩展或扩散出去。病情严重时,会导致病部以上部分烂掉,有时会妨碍小麦抽穗或可能使抽穗出来的小穗变得枯黄。遇到潮湿的环境时,会在病组织表面看到粉红色的霉菌。
这张照片显示了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由张昊提供),左边两张是穗腐,右边两张是秆腐。
我了解到,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菌种越夏和越冬、子囊壳喷射和气流传播、萌发和侵染小穗。
赤霉病菌存在于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上,并以菌丝、分生孢子和/或子囊壳的形式越夏和越冬。在次年,子囊壳发育成熟,孢子随着气流、风雨的传播溅落到小麦穗上,侵染小穗。同时,也可以通过病残体上产生的分子孢子侵染小麦穗。
这张照片显示了水稻和玉米秸秆上的镰刀菌子囊壳(由张昊提供)。
小麦赤霉病发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目前,除了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扬麦、宁麦、镇麦等一些半春性品种外,其他早熟小麦品种基本上都不抗病。在病害的防治方面,及时深翻土壤、清理茬留田、保护菌源的生态环境等措施都非常重要。同时,合理使用农药和培育抗病品种也是有效防治的手段。
我国大部分麦区种植的品种对赤霉病缺乏抗病性,这是我所了解到的。如果碰上菌量充足的连阴雨天气,小麦抽穗扬花期的病害可能会爆发成灾。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雨区北移、小麦播种推迟等因素影响,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此外,秸秆还田导致菌源积累大量,高产密植栽培导致田间密闭、寡照,雾霾和结露也增加了湿度,为病害的流行成灾创造有利的小气候条件。
至于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技术,我了解到以下几点:
这张图片展示了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方法。
对于化学防治,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科学用药、节本增效的原则。长江流域、江淮、黄淮地区是我国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流行地区,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和合理调控。
(二)抗病品种和栽培措施
除了化学防治,我还了解到抗病品种和栽培措施也同样重要。选用抗病品种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影响。在栽培管理上,要加强整体调控,适时调控氮肥和水分,合理施用钾肥,避免田间密闭、寡照的生长环境等条件促进病害的发生。此外,及时清理秸秆、翻斗销毁、深耕制田等措施也很重要。
我了解到,小麦赤霉病是一个常年重发的病害,在长江流域、江淮、黄淮等地区需要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喷施对路药剂预防,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在黄淮中北部、华北、西北等常年偶发麦区,也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一旦遇到连阴雨或较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应组织药剂防治,降低病害流行风险。为了提高预防控制效果,各地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坚持适期用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在常发区,需要全面落实“见花打药”(扬花5-10%),预防控制病菌侵染;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在偶发区,一旦遇适宜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应抓住小麦抽穗扬花期,及时用药预防。其次,坚持合理选药,选用对路的药剂种类、足够的有效剂量,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如果有条件的地区,需要推广高效、低残留的药剂,提高预防控制效果。最后,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农业防治措施。及时清理秸秆、翻耕制田等措施也很重要。通过科学、有效、全面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影响。我了解到,在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时,推荐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等高效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在多菌灵抗性发生严重的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及豫南等地,不推荐使用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同时,在选用药剂品种时要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这有助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在施药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施药,选用高效的施药器械、适宜的助剂和稳定剂,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机动弥雾机喷雾时,出液量应控制在2/3以内;无人机作业时,应添加沉降剂。另外,坚持一喷多效可以提高防控效果。在小麦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盛发期的情况下,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因地制宜,将防控不同病虫害的药剂合理组合使用,一次喷施,达到防控多种病虫害的目的。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影响。我了解到,在小麦的预防控制方面,需要制宜、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兼顾吸浆虫、蚜虫、条锈病、白粉病等多个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工作。这包括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分类指导、药肥混用、保粒增重等方面。在选用抗病品种方面,抗病品种的选用是控制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之一。尽管在生产中,面临着缺乏抗病品种的问题。国审小麦品种中抗以上赤霉病仅占4%,黄淮流域以高感品种为主。虽然‘扬麦’、‘宁麦’系列等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存在,但这些品种受生态型的限制在淮河以北地区不能种植。如果在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常年流行区,建议根据国审和省审信息,选取‘扬麦’、‘宁麦’系列等抗性较好品种,避免盲目引种高产高感品种,降低病害流行成灾风险。而在黄淮流域,可以参考2018年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会发布的适用于本区域的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例如西我了解到,在小麦的预防控制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农业防治的方式来降低病害防控压力,优化农艺措施,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其中,种植结构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在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常年流行区,可以通过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或通过改种绿肥、轮作休耕等措施,尽可能压低非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减轻病害防控压力。而在黄淮常年发生区和华北、西北偶发区,则可以结合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小麦与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轮作,有助于降低病害危害程度。在农艺措施方面,推行秸秆粉碎、定期深翻还田,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回收利用,都可以压低菌源基数。同时,推行适期适量播种,科学肥水运筹,防止小麦群体过大、田间郁闭,也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也是必要的防治措施之一。最后,在收获过程中,需要及时收获,并进行干燥入仓。小麦成熟期要及时收获,减少残留,避免果实湿度过高,有助于防止病害的产生。同时,要注意保持仓房的清洁和干燥,以免湿度过大引发真菌滋生,使小麦受到污染和损害。为了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和降低小麦产生毒素的风险,我知道需要采取一些关键措施。首先,对麦田的肥水管理要加强,以确保土壤养分适宜,促进小麦的生长。同时,清理沟渠、疏通排水管道,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的湿度是非常必要的。其次,为了控制赤霉病的发生,适时喷施对路药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并降低毒素污染的风险。最后,在小麦晾晒和烘干的过程中,也需要特别注意。要避免麦粒湿度过大,致使病菌再次繁殖、产生毒素。因此,在晾晒和烘干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小麦可以完全干燥,避免霉菌的滋生。综上所述,只有采取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地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并降低产生毒素的风险,保障小麦的安全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