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种蔬菜 山下深加工 崇州援建的马尔康首个工

本站原创 2024-03-17 15:49:00

9月8日,海拔3000米的丹波村高半山上,一片片莴笋苗绿意盎然。54岁的藏族大叔泽朗头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丹波村曾是马尔康市松岗镇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65户251人,有853亩耕地,在马尔康属于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农业专家的支持帮助下,村里利用高半山温差大的气候条件,种植反季节蔬菜。从2016年开始,丹波村引进了两家蔬菜公司,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发展蔬菜产业500多亩。其中一家蔬菜种植公司就来自对口帮扶马尔康的成都崇州市。

“既稳定了村民收入,又给大家长了见识。”村支部高让特说,现在村里80%的村民学会了种菜,包括莴笋、娃娃菜、花菜等,很多村民以前从来没吃过。

泽朗头家以前并不种莴笋,主要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一亩地的年收入在500元左右。今年,他家以每亩地每年700元的租金流转出去7亩地。“平时在莴笋园里务工,每天有100元的工资,顺便还可以学种菜技术。”

受天气和市场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容易波动,影响群众稳定增收。对此,崇州援藏工作队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决定在丹波村山脚下建一个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园区的建设资金以东西部扶贫协作浙江援建资金和省内对口帮扶崇州援建资金为主,其中崇州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马尔康市农业畜牧局副局长、崇州市对口支援队项目组组长张耿介绍,该园区占地274亩,规划有果蔬加工、肉类加工、仓储物流、中药材粗加工、蜂蜜加工等功能区,将是马尔康市第一个工业园区,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以前雨季一来,山里路一断,物流就会受到影响,蛋菌类、蔬菜、水果和牛羊肉等鲜货价格也起不来。”张耿说,有了农牧林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做精深加工有了载体,延伸了产业链,能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崇州援藏工作队副领队方驰说,成都最大的蜂蜜加工企业——健生堂经多次考察已决定落户园区。

目前,园区已完成在建项目主体施工。张耿透露,预计今年10月底将完成项目建设,建成后,园区可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覆盖28个蔬菜种植基地,直接带动马尔康市建档立卡贫困户483户1997人增收。

自2016年8月崇州市对口支援马尔康以来,通过填补业态空白、强化“造血”功能,为马尔康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保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4年时间,崇州拨付援助资金3080万元,动员社会帮扶资金2124.58万元,提供其他财政资金574.43万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等援助项目66个;实施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扶持等民生项目20个。

四川在线记者 徐中成 刘春华

(实习生:谷幸)

上一篇:学术报告国际知名学者郑春福教授应邀来我校做
下一篇:当农业有智慧 看农民怎样云种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