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播梦广州科普旅游如何从最早走向最好

本站原创 2024-03-14 06:39:00

十年,弹指一挥间。

广州是全国最早组织科普旅游的城市之一。 2013年,广州市科协首创科普巡演活动。 从此,昔日神秘的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科技企业,成为免费开放的科普资源单位,让公众在游览中探索科学奥秘,提高科学素养让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

随着暑假的到来,2023年广州科普旅游活动正式启动。 首期活动共有49家科普资源单位参与,开放名额2800余个,吸引2万余名市民报名。 广州科普游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科普活动品牌的呢? 近日,我们采访了该活动最早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回顾过去十年,展望下一个十年。

高起点:亲身实践诺贝尔奖实验,帮助公民提高科学素养

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光电效应”、1923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密立根油滴实验”、1907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迈克尔逊干涉仪光度波长”……2014年以来,在广州大学物理实验室里,大人小孩变身“物理研究者”,挑战自我“操作诺贝尔奖物理实验”。

“说到诺贝尔奖物理实验,很多人都觉得非常‘高端’。事实上,这些物理知识早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广东省物理实验室教授马英回忆起初衷。 大学实验室科技资源丰富,但是周末实验室是免费的。 许多老师想为社会服务,于是与广州市科协一拍即合,成为广州最早的科普项目之一。

农业科普宣传栏_农业科普活动_农业科普动态

辅导普通人操作技术含量高的仪器,理论上很容易,但实际上并不容易。 10年来,马英和她的团队不断调整科普游的内容和形式,让活动更加适合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更令她感动的是她观察到参与者,尤其是家长的变化。

“很多带孩子参加科普游的家长,本来就有陪孩子当司机的想法。但到了实验室,因为难度稍大,大人的理解力更强,家长甚至比孩子们更投入。” 马英觉得,其实很多广州市民都渴望科技知识。 近年来,一些独自前来参加的市民表示,“很高兴终于有机会去实验室亲自操作仪器”。

由于科技含量高、互动性好,本次活动给广州科普旅游开了一个“开门红”,赢得了业界的好评,更受到市民的喜爱。 “7月2日的活动,我们的接待目标是50人,第一轮报名已经超过1000人。” 回忆起这个过程,马英感慨万千,“看着孩子们沉浸在物理实验中,理解这些我认为很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并从中受益,是作为一名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小实验室反映了广州科普旅游活动提升广州市民科学素质的十年历程。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广州科普旅游工程已培育了207个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科普资源单元。 超过164万市民在线报名,超过27万人次免费参与活动。 仅2022年,科普旅游将通过2.3万余项活动,线上线下服务超过1.67亿公民。

随后,广州市民拥有科学素养的比例不断提升,从2015年的11.7%,到2020年的17.4%,到2022年的20.8%,这一数据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在国内。 一个人。

更专业:工厂变身科普基地,率先达到“七个一”标准

“首先,我们是一家工厂。” 文博3D打印科普教育基地总经理朱杨林的开场白,体现了广州科普旅游的发展趋势。

从主体上看,从政府主导的事业单位转向民间参与的民间单位; 形式上,从专家讲座、参观展览,到将实际互动、动手操作融入日常生活; 从主题上来说,也由过去主要的基础科学知识普及,逐渐细分为工业科普之旅、农业科普之旅、历史科普之旅、交通科普之旅等。”满园春意”,也体现了广州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

朱杨林笑称,自己发展工业科普游是被市场需求“推动”的。 2020年,公司在推广3D打印技术的同时,还接到了为学校建设创客空间的项目。 没想到样板房建成后,很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他们说会给我钱,带300人来参观。当时我还觉得接待不了他们,但现在基地每天可以接待3600人。”

越细分,越专业。 朱杨林介绍,基地有专门的团队来开发科普旅游项目。 从流程设计和环境设计,充分考虑如何增加体验,让更多人了解3D技术原理,点燃孩子的兴趣。 “这段时间,市科协的规范和指引,对基地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他感叹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发展科普旅游。 作为全国最早组织科普旅游的城市之一,广州一直在提高标准、出台规范和完善制度,引领着这一领域的进步。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主任何先平表示,近年来,活动主办方广州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在提升科普影响力和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旅游。 “‘我们强调‘七个一’标准,即成立项目组、落实接待、策划专家科普讲座和趣味问答、做好展览导览或实战互动、发放科普手册或科学材料,提供午餐并完成项目总结。” 广州通过科普巡演,助力科普与科技创新“齐飞”。

室内外面积800平方米,集生动有趣的图文展示和丰富的智能VR系统于一体。 健康科普基地举办颇受欢迎的“小眼科医生”专业体验活动,体现了广州科普巡展基地评选不断更新、标准更高、主题更丰富的特点。

农业科普宣传栏_农业科普活动_农业科普动态

据介绍,科普旅游项目每年都会公开申报。 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等方式,对各申报单位的活动内容、科普内涵、条件设施等进行严格审核,评选出新的优质资源单位。 2022年,新增科普旅游项目申报单位44家,最终通过评审的单位有22家。

“回想2013年,科普游还叫‘一日游’,前来报名的科普基地和资源单位很少,我们还担心拿不到20个单位。最近,多年来,每年开放的单位数量已达100家。国家级及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广州科普旅游的主要看点。 何咸平感叹道。

面向未来:全国首个“科普开放日”让科普资源更加普惠

“这是一只大蚊子,别看它有多大,它吸的不是血液,而是植物的汁液。” “为什么蚱蜢的腿特别长?因为它进化出了跳跃足。” “我们来数一下蜘蛛的脚。其他昆虫有什么不同?”……

7月1日,作为2023年广州科普行第一期主会场之一,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科普基地)为100名大小学生上演了“森林版昆虫故事”。 在植物园和湿地里,孩子们和家长用防虫网捕捉和释放不同类型的昆虫。 他们在玩耍的同时,向科学老师学习识别昆虫种类、观察昆虫生态行为。 他们还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并参观和制作昆虫标本。

农业科普动态_农业科普宣传栏_农业科普活动

有趣的是,整个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无法亲临现场的公众可以体验“云抓虫”和“云科普”。 广州日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科普游不断创新形式,如策划线上体验活动、拍摄科普云游视频等,让市民通过线上线下获取多元化的科普信息。渠道; 携手10家优质科普资源单位,拍摄制作720°全景展厅,让市民漫游场景、探索科学奥秘等。

除了拓展线上渠道,还有其他办法解决科普游报名人数远超可容纳人数的问题吗? 何宪平介绍,市科协发起覆盖全市、跨全年的“科普开放日”活动,组织广州市165个科普资源单元向公众免费开放。 去年,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150万人次。

展望下一个十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谢苗辉表示,未来市科协将持续推进科普旅游品牌建设,推动整合社会科技资源,高效规范管理、控制质量,提高科普旅游服务质量。 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科普盛宴,让市民在旅游中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提高广州市民的科学素质、建设科学强市做出积极贡献。技术创新。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青(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上一篇:农业研究项目
下一篇:柯秉生教授近期赴多地参加学术活动并作主题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