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赞2022科普中国候选团队 扬州大学小麦高产高效

本站原创 2024-03-08 15:31:00

 

 

团队负责人:朱新开

扬州大学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创新团队现有成员9名,其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及成员2人,长期工作在田间地头,开展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及产业化开发等工作,为农民着想,解农民所需,在促进江苏乃至全国小麦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牢记使命,坚守为农服务初心

团队成员虽身处平凡岗位,但时刻不忘科技兴农、技术推广的责任,切实践行为农服务初心,牢记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科研选题要来自农业一线,科技成果能为生产服务。工作中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强化学习,切实提高为农服务的思想觉悟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不断研发生产中需要的产品技术,及时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二、潜心钻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推广的核心是把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团队一方面通过调研省内不同市县小麦苗情、市场状况、产业化途径,选准命题,研究出多套适应江苏气候环境的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创造性提出“机械播种与壮苗培育技术”和“肥料减施增效技术”为主的栽培技术,多次被列入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集成的稻茬小麦“两主体三配套”精准栽培、“三调三控”绿色高效栽培等技术体系,解决了小麦生产中关键技术难题。依托“研发成果+基地示范+大户应用”的科技推广模式,把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有效结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围绕国家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在生态安全、智慧农作、固碳减排等方面深入研究。本世纪以来承担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120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6部,审定小麦新品种2个,申请发明专利12件、授权5件。团队先后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20多项;荣获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扬州市名师工作室等称号;6人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和“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10多人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科研人员、江苏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三、授人以渔,时刻不忘培育乡土人才

乡村振兴,核心在人。团队在深入农村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始终突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近5年培养了50多名博、硕士生充实到农业技术推广一线工作。另一方面突出培养基层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成为“土专家”“田秀才”。成立“教授工作室”和“专家指导站”,定点开展科普著作编制和科普推广活动,每逢小麦生长关键环节,采用集中讲课、田间传技、网络答疑等多种形式,传播知识,近几年每年累计举办50多场次培训,受众5000人次以上。探索建立了“技术专家+市县推广专家+乡镇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的四级联动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模式,以点带面,让知识直接落地,也造就了一批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技术骨干队伍,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增强了农村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

四、“云上”助农,确保技术服务全天候

切实践行为农服务的初心,认为“技术推广就是要走进老百姓中间,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他们的所需所想,解决他们最实际的问题。”每年团队成员都有一定的时间深入农村,采取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组织高产示范等方式,在田间地头宣讲农业科技,开设农技讲堂,举办大型地展等多种手段让农民直接看到实在的小麦生产场景,多次创建了小麦高产典型。在工作中构建与总结提出了“三地一体”(试验基地+展示基地+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线上“1+1+1+N”(农技耘/微信公众号/网络培训平台/微信群平台+省级专家+地方专家+N个家庭农场/农户)等不同类型的技术服务模式,受到了赞誉与农民的欢迎。

近几年,团队还通过与广大农民朋友建立的电话、微信、QQ群及网络服务平台等渠道,编印上传培训资料,线上解答技术问题,远程指导小麦生产。特别是近几年,为应对新冠疫情,更是充分利用“农技耘”、微信、QQ群等载体,个性化地推出了多套“量身定制”的技术管理措施,远程进行视频录像和网络直播,及时进行云观摩、云课堂、云培训、云指导。特别是主动创建的“战疫农技微课堂”,制作发布《疫情期间小麦生产管理技术》电子资料50多期,深受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欢迎,近两年组织的云培训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260万人次,被评为“农技耘APP优秀服务专家”。

团队工作得到了肯定与认可,种植业司和科技教育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扬州市等多位领导到我们的基地进行考察指导,近三年学习强国、江苏省委新闻网、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网、中国网、央广网、中国江苏网、中国农技推广网、人民日报网、新华报业网等网站,新华日报、中国科技报、农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40多次报道或转载了团队的相关事迹与成效。

 

 

上一篇:一株一空间均营养均占地--探究小麦播种新技术立
下一篇:韩国农林振兴厅Lee Sangyong博士等应邀访问农经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