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研究生态农带所院科中国----心童润普科校进程
153 2024-03-07
隆冬时节传喜讯,最新统计显示,河池市肉羊饲养量达161.3万只,占全区饲养量的34.7%,排全区第一。
近年来,河池市围绕做大做强羊产业,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先行先试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推出“联建联养联营”养殖模式,建立“供羔、饲料、技术服务、回收、屠宰加工销售”五个统一标准,实现产业链前端、中端、后端核心环节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构建起“自繁自育自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目前,都安已形成“县有基地、乡有羊场、村有羊舍、户有羊养”的产业发展格局,覆盖农户65.47%。该模式已逐步在天峨县、东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等地推广。
A 建立融资扶持和风险化解机制
近日笔者走进都安永安镇永吉村卡脚屯,看到村民黄思焕正忙着给羊喂料、清理羊圈,认真照顾自己为公司代养的澳寒羊。当谈起今年养羊的收入时,黄思焕开心地说:“代养澳寒羊每只能领收益金100元,除此之外,还能领产业奖补费用和享受贷羊还羊入股分红。今年仅养羊的收入就有差不多2.5万元。”
近年来,为推动肉羊产业发展,河池市建立融资扶持和风险化解机制,出台财政贴息、担保等扶持政策,撬动和放大金融资本投资羊产业,已融资近5.2亿元。该市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养殖基地建设、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良种羊羔等进行补贴。推行产业奖补政策,政府给予养殖户最高5000元的奖补和每户5万元以下政府贴息,鼓励农户参与养殖。设立专项保险金补贴,为每只羊缴纳60%的农业保险金,防范养殖风险。政府与企业建立保价机制,肉羊达到出栏标准后,企业按协议价统一回收,使农民养羊的风险降至最低,收入得到稳固保障。
B 建立产业研发体系,强化科技支撑
在都安地苏镇拉棠澳寒羊繁育基地里,“穿”着毛绒绒“衣服”的澳寒羊活蹦乱跳,基地负责人夏贺正在和中科院的科研人员观察羊仔们的长势,为年后入春的繁殖工作做准备。
近年来,该市在繁殖育肥、饲料研发等核心环节加强科技创新,产业链前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组建由国内行业专家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在良种培育、杂交繁殖、疾病防控等方面研发攻关,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肉品质好、抵抗力强的羊种。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繁育基地5个、育肥基地13个,实现优质羊羔全域统一供应。
同时,创新研发新营养羊饲料,提出饲料养羊新概念,引入专业科研团队、科研机构开展新饲料研发,推出营养配比均衡的新营养膨化颗粒饲料,人力、养殖成本明显降低,饲养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羊当猪养”的目标,成为畜牧行业的革新举措。该市积极与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合作,创新繁育特色肉羊。建立院企合作与技术转化基地,研发出精准营养调控、全生命周期精准饲养模式,有效培育出高品质的羊肉。该饲养模式下,每只澳寒羊可培育出高端食材雪花羊肉5公斤左右,市场价最高可售1600元/公斤。目前,都安澳寒羊存栏近30万只,全部实现新模式饲养。
C 创新生产方式,推广联建联养联营模式
近日,大化板升乡八好村举行2022年麻洞“千只湖羊”示范养殖场收益分红大会。分红现场,受益农户们喜笑颜开。弄堂屯脱贫户蒙桂献领到分红款后高兴地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后我会继续支持养殖场的发展,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走进东兰武篆镇东里村澳寒羊养殖基地,一排排小羊正在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饲养工人投喂的草料。“澳寒羊具有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产肉率良好等特点,饲养周期为6个月,基地一年最高可存栏1万余只澳寒羊,预计可产生6000万元的经济效益。”该基地企业代表李鹤说。
该基地由当地政府引进广西澳都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村集体通过参与投资认购和土地流转为集体经济增收,达到集体经济增利、企业增收的双赢效果。
据悉,河池市为使羊产业成为普及性强、农民接受度高的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大力推行以“联建联养联营”为主的多组合饲养模式,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企业负责提供羊羔、技术标准服务、场地、回收销售等,合作社入股共担风险,社员投工投劳共享红利。目前,已建成“万户万羊”示范园区5个、联建联营示范基地(场)19个,羊存栏约27万只。
该市还积极在羊产业链后端的加工、冷链、物流、市场、品牌等环节做好文章。健全屠宰加工产业链条,建成都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澳寒羊屠宰加工冷链中心,引进智能分割系统、全自动屠宰生产线等,实现从原料屠宰源头到分割加工成品全程可追溯,实现产业基地肉羊统一回收、统一屠宰、统一加工、统一冷藏运送。该中心每年可加工肉羊100万只。
通过探索改革,河池市肉羊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肉羊全产业年产值20多亿元,带动3.45万户养殖群众增收,养殖户年均收入约1.2万元。 全市23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肉羊产业年实现分红约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