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十
125 2024-03-04
中国日报11月22日电(记者王晓东)11月20日,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 论坛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10项充分代表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科研成果,涵盖农业功能基因组、高致病性病毒防控等和粘菌素耐药性。 研究领域包括药用特性和植物抗病机制。 详情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驯化和育种重塑番茄果实的代谢组。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领导的这项研究,全面揭示了番茄育种中果实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植物生物学的多生物研究体系,为番茄育种奠定了基础。番茄品质育种中的代谢生物学。 学习基础知识,帮助寻找“失落的番茄美味”。
2. 水稻自私基因导致非孟德尔遗传。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领导。 通过图位克隆、分子遗传学方法和基因编辑技术,发现了控制水稻杂交育性的自私基因,并阐明了第一代籼粳杂交种的不育性,提供了理论和材料。为创制广亲和水稻新种质和有效利用籼粳杂交优势奠定基础。
3、水稻理想株型基因,提高产量和抗稻瘟病能力。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阳院士团队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陈学伟团队牵头。 新的调控机制打破了单一基因不能同时实现增产和抗病的传统观点,为高产高抗育种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新途径。
4.平衡产量与氮肥高效利用:新型“绿色革命”作物关键基因研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付向东团队领导的研究发现,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碳氮代谢的正调节剂,其与生长抑制剂之间的反向平衡调节赋予植物生长碳氮代谢稳态共调控为“少投入、多产出”的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育种策略。 “绿色革命”即将到来。
5. 3000个水稻基因组变异研究。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志康团队牵头,与国内外16家机构合作完成了“3000水稻基因组计划”,构建了全球首个近乎完整的高质量水稻基因组计划。 ——亚洲栽培稻基因组,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水稻设计与育种”,体现了我国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将极大推动我国国际科学计划和科学项目的发展。国家的农业领域。
6. 重新测序以鉴定陆地棉的基因组变异和新性状基因。 该研究由河北农业大学马志英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杜雄明团队牵头。 性状定向育种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分子标记和遗传资源,标志着我国在棉花核心种质重要性状表型和新基因发现领域跃居国际领先行列。
7、我国亚洲棉进化及其重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福光团队领导。 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对亚洲棉花基因组进行升级,成功绘制了首张棉花二倍体群体高密度变异图谱。 逐步进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分子证据,为其优良基因向陆地棉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8. 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进化及其成功防控。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团队领导。 通过对家禽禽流感病毒的大规模监测,对分离的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H5、H7二价灭活禽流感疫苗进行了系统研究,监测结果表明该疫苗能有效阻断H7N9病毒的流行家禽免疫后,在阻断人感染H7N9病毒方面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9.中国人群可转移粘菌素抗性基因高流行率及其与经济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沈建中院士领导的研究发现,可转移粘菌素抗性基因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5%,并证明水产养殖可以加速其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可转移粘菌素抗性基因”的制定。各国水产养殖业危害评估和防控策略的研究,为我国畜禽养殖业临床用药、耐药性防控、抗菌药物减量行动国家行动计划提供了科学支撑。
10. 模式识别受体通过细胞质激酶直接激活丝蛋白激酶级联。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建民团队领导的这项研究揭示了多种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丝素蛋白激酶级联激活和植物抗病性获得的分子机制。 鉴于植物免疫途径的这一新机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这些发现对于植物其他生物学过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