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助土壤固碳培肥机制

本站原创 2024-03-02 18:02:00

 

我国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助土壤固碳培肥机制

该研究为土壤固碳培肥调控、区域保护性耕作实践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科技支撑

“研究结果表明,外源碳进入土壤后由于“微生物共代谢”,土壤产生了正激发效应。”

在土壤中,有机碳是关系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关键物质,人类的耕作会影响有机碳的稳定性,怎样才能让土壤中的有机碳保持更好的状态?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长期保护性耕作中,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主控因素和微生物调控机制,这一研究为土壤固碳培肥调控、区域保护性耕作实践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科技支撑。

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团队完成,团队科研人员介绍,土壤有机碳是提升土壤质量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物质。长期耕作措施通过改变外源碳输入而产生激发效应,会强烈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目前缺乏对长期耕作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潜在调控机制的深入探讨。

据介绍,在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以长期保护性耕作下黑土(吉林公主岭)和潮土(河北廊坊)两种不同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碳13(13C)同位素标记培养实验,探究长期耕作遗留效应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源碳进入土壤后由于“微生物共代谢”,土壤产生了正激发效应。

相比于潮土,黑土因为具有较低微生物氮需求和较强物理保护作用,产生了较低的激发效应。在潮土中,长期传统耕作比免耕产生了更高的激发效应,但在黑土中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较高的氮有效性、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以及外源碳保留是导致较低激发效应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科学报》)

 

 

上一篇:学术交流光伏农业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新田开展节前新上市农产品专项监督抽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