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老三病要怎么防治好
98 2024-02-16
我国已经实现口粮绝对安全,确保饲料安全则成为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矛盾。从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看,2022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2233万吨,较2021年同期减少11.3%。粮食进口呈现量减价扬的态势,除了大米和高粱进口同比增长外,其他粮食品种进口量同比下降。我国粮食进口以饲料粮为主,人们最担心的是粮食进口减少是否会影响饲料粮供应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型,对肉蛋奶的消费需求增加。作为世界重要的养殖大国,我国饲料粮需求快速增长,作为饲料粮食消费的玉米供需紧张,大豆自给率低,需要通过进口填补国内需求缺口。多年来,我国粮食进口一直以大豆进口为主导,玉米次之,小麦和大米进口量很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物流不畅,地缘冲突持续以及一些国家实行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致使全球粮食供应链出现问题。在全球供应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全球粮食供需不平衡问题凸显,使得我国粮食进口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导致今年我国粮食进口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从目前来看,粮食进口量下降对国内饲料粮稳定供给影响有限。首先,今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全年粮食进口总量有望与2020年进口量持平,对国内饲料粮稳定供应影响不大。其次,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未雨绸缪,从供需两侧入手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饲料粮供需基本面保持稳定。从供给侧看,今年我国实施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粮食生产政策,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为保供给、稳物价、增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从需求侧看,我国一方面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防止玉米过度深加工挤占饲料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推进配合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日粮配方结构,充分发掘利用本土饲料资源,推动饲料配方结构多元化,对缓解我国玉米供需矛盾和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粮食进口关系到我国饲料粮安全。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还须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同畅通粮食供应链,稳定国际粮价,坚决反对将粮食问题化、工具化。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对国际资源的掌控能力,推动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进口格局,降低进口风险。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继玉米、小麦突破进口关税配额后,今年前10个月大米进口量首次突破进口关税配额。我国要完善粮食进口配额管理制度,精准把握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确保国内粮食生产安全。
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我国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绝不能把国内粮食安全建立在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上。我国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储备粮是保百姓饭碗的粮食。我国要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储备体系和体制机制,管好用好储备粮,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