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内蒙古通辽市产业兴 农业丰 生态美

本站原创 2024-02-15 16:20:00

屋外数九寒天,厂房内热火朝天。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的龙马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年产30万吨精密铸件项目生产线点火成功,第一炉铁水顺利出炉。其他车间内,焊接、风机叶片制造等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

从正式签约到项目开工建设,这个被列为内蒙古重大项目的装备制造基地,仅仅耗时数月便快速落地。当前,项目投资已从100亿元扩大到336亿元。“正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扩大投资的信心。”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曲锋增说。

 

2023年2月2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龙马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近年来,通辽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结下产业发展硕果。2023年,通辽市签约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570个,预计到位资金360亿元以上,按可比口径增长50%以上。通辽市投产项目168个,这一数据是2020年的5.4倍。

和工厂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猫冬”变“忙冬”的新农人。

通辽市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忠臣刚销售完去年丰收的玉米,就到处忙活着采购农资、维修农机。

2023年,通辽市科尔沁区遭遇春旱,但马忠臣的合作社仍喜迎丰收。“是科学种植起了大作用。选用密植品种,每亩达到6300株以上;导航播种,确保株距整齐划一;滴灌水肥一体化,既节水又省肥……”

通辽市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内蒙古各盟市之首,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近年来,通过与中国的专家团队合作,通辽市积极推进建设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田、优质高效增粮田、节水增粮整村推进万亩片等工作,既提升了产量,也节约了各类损耗。

 

2023年10月15日,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收粮站的工人在整理烘干的玉米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3年,通辽市新建高标准农田56万亩,玉米千亩方、万亩片示范区单产分别达到2493斤和2367斤,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89亿斤,实现“二十连丰”。

绿色,是通辽市的底色。2023年,通辽市全力推进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2023年4月15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治沙工人在科尔沁沙地植树造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亩效益超过1800元的中科羊草,让本土草逆袭成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的“香饽饽”;自治区首个通过国家森林认证的经济林树种——“塞外红”小苹果,丰产期亩效益超过8000元,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沙漠种沙棘,沙棘做药材、保健品、饮料,让沙窝窝里的“金豆豆”身价倍增……

绿色引领,结出高质量发展的硕果。2023年,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610亿元左右,增长5.5%左右,创7年来最好水平。通辽市市长奇·达楞太说,全市在统筹好“稳”与“进”、协同好“立”与“破”的同时,在新的起点上,通辽市正迈出坚实步伐。

(单位: 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揭示作物休闲季氧化亚氮排放的贡献及其空间异
下一篇:植保所专家组织召开中药材生产技术专题培训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