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校庆学术报告 援疆干部张丽珍教授讲授数字
108 2024-02-10
2024年2月1日,天津市西青区第六埠村村民杜洪刚家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上午,一下列车就来到去年海河特大洪水受灾的第六埠村,看灾后重建情况,同村民们一笔一笔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
2月1日至2日,中央总、、主席习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1日上午,习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时,走进大棚同菜农亲切交流。
这些年来,每到春节前夕,总会以各种方式来到农民中间。在这团圆的日子里,农民群众把他当成“自家亲戚”,邀请他一起制作特色小吃、品尝年节美食。他也与群众一起打糍粑,炸饹馇、年糕,磨豆花……他在哪里,农民的笑声就在哪里,浓浓的暖意就在哪里。沿着时间的河流回溯到2013年2月3日,那一天也是农历北方小年,党的后第一次春节考察,选择了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的甘肃定西、临夏。在那里,他说:“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一诺重千钧。这些年来,在祖国的山野边陲,与最基层农民群众的深情交谈中,他不断思考和谋划着乡村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在中南海擘画民族伟业宏伟蓝图时,他又始终心系农民,“一个也不能少”地牵挂着最广大的农民群众。他的心,永远和农民在一起。一块儿努力,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2月1日至2日,中央总、、主席习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1日下午,习在天津古文化街考察时,走进店铺同现场群众互动交流。
越是忧心,越是牵挂;越是深情,越是放不下;越是喜庆的日子,越是要在一起。对人民领袖习来说,回到土地上,回到村庄里,回到农民中间去,是他刻在记忆里的乡愁
从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深入内蒙古阿尔山市;到踏着皑皑白雪进入河北张北县德胜村;再到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往返4个多小时,深入四川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河村和火普村……
这些年的春节考察慰问中,顶风冒雪,奔波在那些崎岖的山路上,去到那些偏远的村庄里,像“自家亲戚”一样坐上许许多多农民家的炕头。
他问得细,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民玛吉格家的蒙古包中,他问“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购物方便不方便?”“家里养了多少只羊、多少匹马?”“收入怎么样?”在贵州毕节市化屋村村民赵玉学家,他问“做饭用电,电费贵不贵?”“有了自来水,洗澡都有热水吧?”问的都是细微之处设身处地的关心。
2014年1月,在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他看得实,在河北德胜村徐万家里,他掀开锅盖看热腾腾的包子;在四川三河村吉好也求家,他俯下身子摸床褥、被子,看够不够厚实。锅盖铺盖里,装着群众真实的吃穿用度。他惦记百姓锅里的民生,关心农民被褥的冷暖。
他和乡亲们处得亲,在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老马岗家中,他看到屋里的水缸,特意舀起一瓢尝尝水质。“水瓢上还有些许陈渍,总没有犹豫就把水喝了下去。”马岗的孙子、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马海龙牢牢记住了这一幕,“总是真的关心我们能不能喝上安全水,他心里装着我们普通老百姓。”
与农民群众一起迎新年,也许源自他心中最为深沉的惦念。
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仍然还有不小的差距,城乡不平衡仍然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除了对“群体”的重视,那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个体”更是总心里深切的牵挂。山西省汾西县段村脱了贫的蔡文明羊养得怎么样、家庭收入多少、生活好不好?“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10年,灾后恢复重建得怎么样?映秀镇上蒋维明一家经营的制茶坊有销路吗?杨云刚开的博爱新村饭店有客人吗?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对农民群众的拳拳之心。
与农民群众一起迎新年,也许源自他心中最为本真的乡愁。
远行的游子,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每到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家,便成了抹不去的魂牵梦萦。再遥远的路途,再千山万水的阻隔,都挡不住一颗回家的心。
2015年2月13日春节前夕,回到陕北梁家河。他叫着村民们儿时的小名,介绍着自己的“婆姨”,还给乡亲们带来了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在村口的淤地坝,他们一起回忆当年打坝淤地的劳动场景。
梁家河7年岁月,陕北人民用豁达温厚的性格,温暖着年少离家的他;黄土地上父老乡亲们终年劳动却难以温饱的生存现状深深镌刻在他脑海里;而作为“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也正是在梁家河,他完成了精神的升华,许下了扎根土地、不负人民的重诺。
四十年后再归来,他依旧是乡亲们口中的“”,他深情地说:“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2015年2月13日上午,习在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
“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到农民中去,便是他最为本真的心之所向。
与农民群众一起迎新年,广大农民群众也恋恋不舍地依偎着他,爱戴着他。
在贵州化屋村文化广场,身穿传统民族服饰的乡亲们打着鼓、吹芦笙,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看到总来了,大家唱起欢快的苗家迎客歌,齐声欢呼“总好”。
在云南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在四川昭觉县火普村……总来到村里的消息迅速传开,沸腾了整个村庄,村民们放下手中的年活儿纷纷聚集过来,同总握手、向总问好,年轻人还会拿出手机拍照。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山村。
一切为民者,向往之。他深爱着农民,农民也由衷爱戴着他。
大国领袖的深爱,始自对农民的朴素情感,她是具体的、感性的、真切的,但这只是第一步;对农民更深的爱还落在提高农民的福祉、改善农民的命运上。为此,他殚精竭虑,走遍乡野边陲,去倾听心声,了解农情,寻找答案
2013年2月的陇原大地,此时甘肃定西市海拔2400多米的元古堆村、临夏州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还处于连片特困地区,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乡亲们还不知道,接下来短短几年里,他们的生活会上演怎样的奇迹。
春节将至,绕过九曲十八弯来到这里访贫困、拉家常、问民生。
而在此前两个多月的2012年12月29日,就任总一个多月,他便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他说,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
正是这一次次深入到大山褶皱里、一次次亲眼看到的最真实贫困深深触动了他,他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下决心向绝对贫困宣战。
此后,一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这片古老大地上演,短短8年时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8年里,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总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在历年春节走访中,他也始终牵挂着贫困农民,牵挂着脱了贫的农民。
2018年2月11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贫困户吉好也求家中看望。
2016年,在江西神山村贫困户张成德家中,他一间一间屋子察看,坐下来同夫妇俩算收入支出账,问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他对村里乡亲们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18年,在四川火普村,他走进贫困户吉地尔子家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居,在院内平台远眺火普村全貌,他指出,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2020年,在云南三家村,这个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早已整村脱贫,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那么,脱了贫的乡亲们如何向幸福生活迈出第二步、第三步,在行进与思索中,他的心里有了答案。
在党的报告中,作出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自此,乡村振兴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引领亿万农民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而贫困地区乡亲们完成脱贫第一步以后,也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起踏上奔跑之路。
2021年,在贵州化屋村,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旅游业,已经实现了贫困人口清零,他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又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年,在山西汾西县段村,他对乡亲们说,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2022年1月26日下午,习在山西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受灾村民师红兵家看望。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已经或正在改变着无数农民的命运,但她也仍不是终点,在心中,还有更加宏阔的未来。
对农民最为深沉的爱,是带领亿万农民与14亿多中国人一道踏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那里有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对乡村的引领,也有古老农耕文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滋养
2024年2月1日下午,沿着古色古香的天津古文化街步行,走进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张、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特色店铺。徜徉其间,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这些年的春节考察中,他曾登上平遥古城城墙俯瞰全貌,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也曾了解贵州特色苗绣产业,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还曾在考察西安市博物院时强调,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党的以来,创造性地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称其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庆祝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更是原创性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论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伟大的“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新生,是农耕文明现代化的壮美风景。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但她并不是与生俱来、唾手可得的。在当今中国,她起源于5000多年文明史沉淀下来的厚重底蕴,重塑于百年来从不屈抗争到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绝地重生,更是印证于新时代山乡大地脱胎换骨的新变化、新境界。
如果说,从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史、恢弘壮阔的民族复兴征程来考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是雄韬伟略,是一种文化自信;那么,遵照老祖宗的节气历法,体验“百里不同俗”的特色民俗,品尝饱含祈福寓意的年节美食,则更像是一种根植内心的文明眷恋。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在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李发顺一家制作当地节日传统食品大米粑粑。
春节正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前夕走进老百姓家,也格外喜欢和群众一起制作和品尝极具地方特色的年节小吃。
2018年四川映秀镇,在店主杨云刚的邀请下,他愉快地参与炸酥肉、磨豆花。他转动磨盘,笑着说:“很练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带劲。”
2021年在贵州化屋村村民赵玉学家里,他拿起一张粽叶,夹上一块糯米黄豆面,卷起粽叶,用线扎紧,亲手包了一个黄粑,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江西神山村打糍粑,河北德胜村品尝油炸“开口笑”,云南佤族村制作大米粑粑……中国人的喜庆节日与饮食风俗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总也入乡随俗地乐享着与农民群众一起动手忙年、一起品尝劳动果实的喜悦。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而不觉”的文明,她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她是抽象的精神层面上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更是具象在“一箪食一壶浆”上。特色年食的背后,凝结着千百年来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的历史传承,承载着中华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也最能表达亲人间的醇厚情感。
正是在乡村的农事体验、农味品尝中,人民领袖与农民其乐融融,触摸中华文明之根,感悟传统文化之脉,慰藉家国记忆之思,也从中坚定我泱泱中华之文化自信,激发“第二个结合”之深厚而绵延的活力。
而我们也从中感悟到,领袖对亿万农民深切之爱、对家国乡邦深沉眷恋、对民族未来深情擘画的思想脉络。
2021年2月3日下午,习在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文化广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春节前夕的天津古文化街上,鼓乐铿锵,舞龙、舞狮表演喜气腾腾。听说总来了,四面八方的人都朝着这边涌来,挤得水泄不通。“总,过年好”,问候声、欢呼声、掌声,久久回荡。
总走近大家,向天津市民、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他说,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
2月1日至2日,中央总、、主席习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1日下午,习在天津古文化街考察时,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同胞、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龙年将至,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向着晶光灿烂的未来继续前行。
(单位: 中国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