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原粮仓迎来丰收时刻
120 2024-01-28
核心提示: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大东村,一台3米多高的国产联合收割机昂首前行,一个小时就收割完30亩麦子。前不久,邓州市全面完成今年夏收任务,平均亩产超千斤,夏粮实现丰产丰收。丰收的喜悦传遍河南,全省今年小麦夏收面积超过8500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总产量将再创新高。夏粮丰收的背后,是自然资源人守牢耕地红线的初心。河南省延津县高标准农田小麦喜获丰收 杨新民
丰收的喜悦传遍河南,全省今年小麦夏收面积超过8500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总产量将再创新高。夏粮丰收的背后,是自然资源人守牢耕地红线的初心。
河南省延津县高标准农田小麦喜获丰收 杨新民 摄
“三位一体”管护 耕地数增质提
“这几百亩小麦田,原来是项店镇李楼、陈大庄两个行政村的废弃村庄,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全部复垦为耕地。第一年种的小麦就比附近耕地的小麦长势好。”望着丰收在望的小麦田,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邱伟介绍。
原来,这是息县自筹资金1.02亿元实施的项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治规模1.5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余亩。
息县的做法是河南省土地整治工作的缩影。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近年来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对补充耕地、提质改造、耕地复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严格管理、严格验收、严格考核,实现了耕地数量有增加、耕地质量有提升。
目前,河南省耕地面积稳定在1.1亿亩以上,居全国第三位;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居全国第二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5万亩,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7.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等别,农业机械化率达86.3%,为粮食稳产增产打牢了耕地基础。
创新执法协作 完善责任机制
今年端午节前后,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镇马公店村,轻风拂肩而过,田间地头麦浪翻滚,金黄遍野。早在小麦成熟前期,鲁山县就成立了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毁麦占地、违规占用耕地等“非粮化”工作的协调督促,严厉打击了各类强行毁麦占地行为。
“这里原来是个驾校,属违法占地,查处阻力很大。后来,县检察院下达检察建议书,有力推进了查处工作,并进行了复耕。”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韩村镇师家屯一处耕地前,清丰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
濮阳市濮阳县自然资源局与县检察院无缝对接,成立了“田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交、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案件办理协作、联席会议等机制,有效解决了制止难、调查难、执行难、移交移送难等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加强耕地保护顶层制度设计,旗帜鲜明地从战略全局部署推进耕地保护,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把违法占用耕地作为明令禁止的“八种情形”之首;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管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对各市县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刚性指标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依托“天眼”科技 田长监测监管
正值麦收时节,河南省长葛市大周镇后吴社区的千亩农田里,大型收割机轰鸣着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后吴社区的刘建召一边忙着给小麦装袋,一边高兴地说。
刘建召的身份有点特殊,不仅是社区的党支部、居委会主任,还是四级田长。自河南省长葛市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以来,与其他田长一样,他坚持把耕地保护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后吴社区1000多亩耕地一分不少。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长葛市,全市耕地面积67.5万亩,基本农田59万亩。该市工业发展强劲,但自然资源禀赋不足,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保发展、保红线”的压力巨大。目前,长葛市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对独立、职责清晰”的田长制管理体系。其中,305名四级网格员由市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担任,他们冲在耕地保护第一线,对违法占地行为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2021年3月22日,濮阳市田长制工作正式启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体系逐渐形成。和长葛市、濮阳市一样,河南各地已经全面推行“一网两长”制,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5.3万个网格、23.67万名田长和网格员的作用。田长们依托实时发现、实时推送、实时处置违法违规行为的“天眼”系统,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监管,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处置违法行为,坚决守好每一寸耕地。
培育土壤肥力 巧建智慧良田
粮食生产,耕地是基础,种子是关键,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前提,先进技术是支撑,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是主体,将各种要素和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使耕地产能变成粮食产量。
为摸清耕地土壤情况,河南省邓州市完成了土样采集化验1万余次,取得化验分析数据9.6万个,涵盖全市所有乡村土壤类型。采样分析发现,处于丘陵山区地带、地力较弱的砂姜黑土是邓州市提高耕地产能的拦路虎。邓州市通过机械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对砂姜黑土进行改良,耕地产能明显提升,增产10%以上。
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累计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269个。同时,大力开展退化耕地治理、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等,每年技术推广面积3亿亩次以上。2021年年底,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3%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1%,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达97.89%,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44.22%,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全省将大力推广邓州市智慧农业模式。”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土壤环境监测、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等功能,对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帮助。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长期观测,与历史数据对比,反映作物生长差异,对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诊断,为精准作物管理和田间作业提供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地调整施肥、田间管理措施,保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