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民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本站原创 2024-01-27 03:07:00

种类繁多的蔬菜瓜果花卉、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加工而成的食品和日用品、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装备……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了第五届“农业科普公开赛”。日”活动。 “普及科技惠农科技,提高科学素质”是今年活动的主题。 全国35家院属单位同时举办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活动,吸引公众感受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融入农业。 科研场景,体验农业科研工作,观看科技表演,打卡农业科博会。

科技支撑多元化食品供给

活动展示了米、面、油、肉、蛋、奶、花果茶、棉麻日用品等众多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科技新成果,全面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中国农科院科技支撑粮食多元化供给取得丰硕成果。

食用菌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的特点。 已成为我国继粮油、蔬菜、水果之后的第五大农业种植业。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精心打造“蘑菇”世界,组织开展“蘑菇你了解多少”主题活动,展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成就,呈现我国食用菌科研成果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 “认识蘑菇”活动区现场讲解展示常见食用菌种类,青少年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孢子印品的制作方法和用途; “安全蘑菇”活动区介绍了国内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以及毒蘑菇的特点。 识别和危险; “奇葩蘑菇”活动区向公众详细介绍食用菌的营养保健价值、食用菌的嘌呤含量及安全性、干食用菌的浸泡方法以及各种食用菌的烹调方法。 公众还品尝到了美味的食用菌小吃。

农业经济研究所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大粮食观”主题活动。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专家张永勋博士做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大食概念》科普报告,带领公众了解特色农业、特色饮食、传统生产工艺及其贡献遗产地当地食物的营养安全。 活动现场展示了小米、大米、生姜、板栗、茶叶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让公众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和大美食理念的了解。

加工所举办“从‘经典’到‘现代’饮食文化科技之旅”农科开放日活动,系统介绍了膳食的起源、文化、加工、营养健康等知识。 科研人员变身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索农产品加工的“魔力”如何让食物更丰富、更美味。 “天然色素之谜”、“凉皮的灵魂——面筋的制作”、“蛋白质的真实形态”、“传统包子的制作”等实用内容,孩子和家长共同努力,充分体验科学与经典的奥秘。 生产观摩环节,公众被邀请进入高大宽敞的食品加工中试车间,近距离体验机械化连续生产面条和喷雾干燥生产奶粉的过程。 通过老师的精心讲解,大家收获了科技知识,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产生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提高科学素养,保障农业生物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种类繁多,防范难度大。 它们严重危害和威胁我国农林生产、生物多样性和人畜健康。 当前,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的重大安全问题和重要挑战。 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提高基层防控能力和公众参与防控意识,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举办了以“探索外来入侵物种与植物保护”为主题的专题科普活动。保护农业生物安全”。

在科普区,植物保护所入侵生物防治与监测创新团队为少儿准备了《外来入侵物种》科普视频; 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必要性》科普视频,对我们身边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演示和案例讲解; 同时,团队专家、研究生和孩子们就入侵物种的科普知识进行了互动问答,现场气氛热烈。 据专家介绍,目前已确认的农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有660多种入侵我国,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例如,“能吃、能活、能飞”的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每分钟传播一英里”的入侵植物薇甘菊、造成“破坏性损失”的作物病虫害番茄斑潜蝇、梨火疫病和“ “全球通缉”的珍奇动物、巴西龟……科普展区以展板的形式详细展示了重点管理物种的介绍、防控方法、管理方法。科普游戏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设置了入侵物种拼贴画、标本制作、自然笔记等动手活动,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知。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看到了身边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的活体和实物标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主要外来入侵物种的特征及其造成的危害,初步了解了如何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了解了法律法规。以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的有关规定。 大家纷纷表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人人有责,从自己做起。

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中心主任刘万学研究员希望广大群众积极加强学习,全面了解什么是外来入侵物种、其周围有哪些外来入侵物种以及如何应对。预防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 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中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意识,积极参与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共同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作出贡献。

点燃热爱农业科技的“火种”

生物所围绕“探索微生物,丰富餐桌”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学而行的科普活动。 青年科研生精心准备了《微生物无处不在》和《未来食品,营养美好生活》科普讲座,向公众科普微生物及微生物发酵等技术的科普知识,展示利用生物技术改善食品特性和营养价值。 “食”力量,想象微生物对“大”食品的科技助力,探索微生物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潜力。

如果你想探索微生物的奥秘,最好自己动手。 两个展示实验台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尤其是孩子们。 在“探索多彩微生物世界”展位前,大家尝试着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类细菌,从平板上一睹微生物菌落的“真面目”; 他们还了解了一些微生物分类知识,并参观了展位。 各种食用菌、蘑菇,真正了解这些与我们的生活、餐桌息息相关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生产专家”就更有趣了。 只要加入一点凝乳或发酵细菌,牛奶就可以转变成美味的奶酪和酸奶。 见证微生物微小的身体绽放出巨大的力量,了解微生物发酵。 当谈到食品和调味品制作的小秘密时,大家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 他们受益匪浅,乐趣无穷。

科技是未来,孩子是希望。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最美丽的梦想。 沉浸在科研讲座和亲身体验科学实验后,孩子们可以尽情表达自己对活动的希望、梦想和感受。 当一颗童心在这里萌发科技的种子时,对科学的向往就会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探索的大门,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追逐梦想。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自2019年设立以来,“农业科普开放日”吸引了超过1800万小学生参与。与中学生、社区居民、农民等公众进行线上线下互动。 以组合方式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感受农业科普的魅力。 今年,中国农科院将继续开展“农业科普开放日”线下科普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向公众宣传农业科学知识,宣传农业科技、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 拉近公众与农业科研人员的距离,增加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了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整个社会。 。

上一篇:桃盐桃片制作方法
下一篇:科普计划4项活动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