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麦质量鉴评暨小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北京

本站原创 2024-01-21 18:30:00

     2015年12月15-16日,2015年全国小麦质量年会在北京广西大厦召开,会议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联合承办。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出席会议并讲话,作科所副所长王述民致欢迎词,作科所谷物质检中心主任王步军主持了会议。小麦主产省区的农业行政管理及技术推广部门的有关负责人,有关省市农科院和农业大学的小麦育种、栽培以及食品加工领域的专家,郑商所、中粮等一批小麦贸易和加工企业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潘文博指出,农业部在粮食“12连增”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放松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走出了一条产量与质量兼顾的粮食发展道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小麦产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局面必将到来。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胡学旭代表承办方做了“中国小麦质量状况报告”,报告中公布了2015年小麦抽样检测质量情况,分析了从2006—2015年10年小麦质量年度间的变化。会议按惯例进行了专家现场面包鉴评活动,参评的10个品种中有2个面包评分高于美国小麦对照DNS。会议探讨了中国弱筋小麦、江淮麦区、西南麦区、黄淮北部麦区、大兴安岭沿麓麦区的小麦质量状况,介绍了面包、馒头、面条的制作对当前小麦品质的质量要求,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技术措施建议。

    据介绍,2015年我国小麦质量状况总体稳定,但品种品质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强筋、弱筋类品种样品占比少,中强筋、中筋类小麦成为优质达标麦主力品种。主要原因是2010年我国小麦产业政策变化后,强筋和弱筋作为面包和蛋糕专用小麦,一方面由于产量低于中筋品种,推广和种植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不能优质优价,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2010年以后,强筋和弱筋小麦的送检达标比例越来越小。此外,由于追求产量,导致弱筋品种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以及稳定时间数值较高,导致多数难以达标。

    目前,传统的中筋与中强筋小麦产量与质量普遍提升,这给我国小麦生产从区划入手科学划分优质小麦产区提供了空间。与会专家建议,合理布局现有各类型优质小麦品种的推广面积,着手现有品种,适当提高优质小麦尤其是强筋小麦和弱筋的种植面积,是下一步粮食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2009年北京市玉米专家联谊会在作科所召开
下一篇:专访刘春明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