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专家赴藏推进科技帮扶工作
60 2024-01-19
金果飘香月,五谷丰登秋收忙。值此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大江南北庆丰收之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作物学会联合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丰收时节话五谷-先农坛‘一亩三分地’直播活动”。作科所所长钱前院士、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邵根伙博士、北京市文物局一级巡视员范宝等出席活动。光明网、中国知网、新京报等媒体线上直播了本次活动。线上关注达到108.6万人次。
钱前所长带队作科所5位专家,向观众们分享了北京先农坛明清耤田的历史故事,结合“一亩三分地”种植水稻、谷子、大豆、糜子、高粱,科普中国传统农作物知识,让更多市民体会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感悟重农敬农、和谐共生等人文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钱前介绍,今年先农坛恢复种植中国传统农作物,所有的农作物种子都是由作科所提供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京粳”系列水稻、“中黄”系列大豆、“中谷”系列谷子,高粱、糜子新品系等作物,并全程提供栽培技术指导。钱前表示,在先农坛里阅古今识五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重农务农的农耕文化,感受科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直播中,钱前院士、刁现民研究员、顿宝庆研究员、郑晓明研究员、肖永贵副研究员分别为观众科普了水稻、谷子、高粱、野生稻、小麦、大豆的文化、科技与产业发展知识。
据介绍,先农坛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耕文明最恢弘壮丽的祭农见证物。明清两代皇帝在这里举行亲耕“劝课农桑、重农固本”耤田典礼。目前,这片古代帝王耕种过“一亩三分地”里,水稻、谷子、高粱、黍子、大豆长势喜人,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