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业科技局科普月活动总结
87 2024-01-19
自第51届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周开幕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紧紧围绕“珍惜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地球发声。 网站、QQ、微信、电视成为主要宣传阵地,空中课堂、视频讲座、网络直播成为科普主要形式。 地质专家变身“直播专家”,为你讲述“云”另一边大自然的故事。
4月22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地球科学文献中心)、武汉地质调查局协办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论坛”中心、沉阳地质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李四光地质科普论坛》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普讲座的品牌活动,也是自然资源部第51届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周的示范活动。
本次论坛利用地勘公众号直播平台,以网络公开课的形式举办了3场。 直播以《追寻三叠纪海洋霸主的足迹》开始。 成龙教授讲解了古代海洋爬行动物的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向公众展示了中国海洋爬行动物在世界海洋爬行动物进化中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科研价值。 杨建国教授就“什么是页岩油?”等问题向公众介绍了页岩油的形成、储量和开采情况。 “页岩油主要家族有多少?” “如何把害羞的页岩油带出来?” 卢红峰高级工程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可燃冰勘探开采的现状、商业化前景以及关注的热点话题。 讲座期间,专家与听众进行了互动,解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直播形式受到广泛好评。 中小学生纷纷表示,线上授课生动活泼,参与性强,开拓了新视野。 本次线上直播预约观众超过1700人,直播观看次数达13000次。 (马伟刘兰)
发展研究中心
“第三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开始:大赛引导各界参赛选手以地质资料为基础,整合各类数据形成参赛作品,激发公众进行创新实践,促进地质数据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 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数据学院”学术交流平台上线:邀请专家为全国地质资料从业者举办地质学、档案学、地质资料管理技术与方法、地质工作人文历史等在线学术讲座。 “博物馆珍稀地震史料展”在线展出:展示海原地震、山丹地震、海城地震相关地质史料,向公众展示百年来中国地质学家勇敢面对的地震史料。面对余震的危险,勇敢地深入地震灾区,依靠自行查明地震原因,为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推出三大专题数据服务:推出国家矿产数据库(2019年版)、地质剖面数据库、地质图书馆三大专题数据服务,提供国家地质档案馆近年来形成的最新数据产品。知识服务的形式。 你的“数据交付”来了:围绕2016-2018年形成的地质调查成果,第一批89项地质调查成果介绍已在网上发布。 新版地质科学数据发布网站上线: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对网站界面、栏目、功能模块进行了更全面的改进、优化和升级。 (高学政、孙克峰)
沉阳地质调查中心
线上科普讲座和线下散发传单双管齐下。 在线科普讲座包括:杨建国教授在中国矿业报“矿业”平台全网直播《石油家族新成员——页岩油》科普报告,介绍了有关页岩油的科普知识给大家。 本次讲座获得了13000多点击量。 此外,刘凯博士、高铁博士、孙伟博士、刘金龙博士在“东北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向公众直播了《小黑谈土壤》《珍珠》等四场科普讲座。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 此次活动联合东北大学、沉阳师范大学、沉阳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在线观看,并首次纳入疫情期间辽宁省实验学校沉北合作学校在线课程表,总观看量达2万。 线下活动主要在地铁口、广场发放沉阳地质调查中心制作的科普传单,普及地球日科普知识。 (寇琳琳)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4月19日,南京地勘中心联合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黄山市屯溪区科学技术协会、鱼东街道富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开展“保护新安江、保护绿色环境”活动。 “青山绿水”主题科普活动。 志愿者向公众发放“世界地球日”科普资料,介绍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和内涵,并邀请广大公众参观地质科普展板,宣传黄山开展的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区域。 。 重点介绍黄山地区新安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城市群综合地质工作成果,普及岩石分类与识别、地下水基本概念等地球科学知识。 、向公众宣传地质灾害常识和预防。 尽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本次活动仍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黄山屯溪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 (杨洋)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地质环境监测院、地球物理化探院、海南省琼中县政府利用电视直播方式举办“关爱地球——地质公园、富硒生态“农业与饮水安全”琼中县活动“促进琼中县社会经济发展”世界地球日讲座活动。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齐鑫高级工程师围绕琼中县当前水资源现状和区域地质条件,以“解决花岗岩找水问题,助力琼中县脱贫攻坚》县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中层干部和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宣讲地质知识介绍了2019年琼中县扶贫地质调查工作进展,特别是琼中县如何依靠科技创新突破瓶颈、解决问题。 该县历届取水技术攻关等重大成果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得到了琼中县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张在田)
成都市地质调查中心
成都市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推出空中课堂,通过视频连线向成都市八中、陕西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师生介绍罗平生物群240万年前。 故事。 主讲由被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授予“优秀科普青年”称号的文曦承担。 大大的面具也掩盖不了学生们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在线交流、互动,气氛十分活跃。 (张章、任淑珍)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4月22日,西安市地质调查中心、商南县十里坪镇人民政府、红岩村委会在十里坪镇人民广场联合举办科普活动。 通过展板、科普书籍讲解等方式,十里坪镇干部群众向广大群众普及了全镇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标任务,工作人员向镇政府和村干部介绍了十里坪镇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规划。 同时,驻村工作组利用十里坪镇红岩村微信公众号,开展了地球日介绍、生命元素——硒、十里坪镇富硒土地分布、红岩村富硒土地开发与乡村振兴规划探索在线科学推广。 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西安地勘中心扶贫成果在红岩村的应用和宣传,为十里坪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顾小凡)
青岛海洋研究所
4月19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科普课程《解密可燃冰》网络直播,邀请吴能友研究员主讲科普课程《可燃冰——未来新能源》。 本次活动通过中国矿业报威后“矿业世界”、青岛广播电视台“蓝鲸”APP、快手“科普小黑马”、青岛海洋科技馆海洋科普等平台进行全网直播普及直播间。 此次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特别是来自北京、河北省兴隆市、云南省昭通市、贵州省六盘水市、江西省赣县、青岛市的中小学生被邀请在线观看。 总观看人数达36.8万人次,广受好评。 (杨金玉 张予曦)
机载地球物理勘探遥感中心
4月22日,自然资源航空地球物理勘探遥感中心周建新受邀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腾讯看点、《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联合举办的三场线上科普活动,聚焦“人文被疫情困住了”“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变化?”“当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袭时,我们能做什么?”“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人类对地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此外,航空地球物理探测遥感中心还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海洋航空物理探测》、《航空地球物理了解多少》等科普视频。探索”,向公众普及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知识。(彭薇薇、王晨阳)
地球物理化探研究所
4月13日至22日,物化探勘院联合廊坊六中、廊坊高级技工学校联合举办科普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云课堂”模式,邀请物化探院两名研究人员为中学生进行在线地球科学知识科普讲座。 其中,杜秉瑞工程师以“冰与火之歌——未来能源可燃冰”为主题,介绍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过程和勘探技术,并从能源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地质和环境的角度。 影响力,引导青少年提高科学素养,树立低碳理念,在未来之路上努力奔跑,追逐梦想; 冯斌博士以“云地质调查”工作为主题,向同学们科普“地质云”平台和智能地质调查,介绍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作品让同学们对地球信息科学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大家探索地球奥秘的热情。 本次活动课堂留言近千条,观众达400余人。 (杜秉瑞)
环境监测研究所
4月22日,地质环境监测所开展“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系列网上科普活动。 为期一周的活动涵盖地质遗迹、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等领域。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线上展览的形式。 观众中有北京的孩子,有承德山区的中学生,还有远在四川、湖北等省份的地质勘探行业从业者。 “地球小卫士”短视频及绘画征集活动主要针对环境监测所内部员工家属进行。 孩子们用有趣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介绍自然,讲述地球的故事。 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专家尹志强利用在线直播的方式,给河北省承德民族中学铜山校区八年级的学生讲授地质灾害科普课程。 他教学生们如何识别户外地质灾害风险以及如何应对灾害。 如何规避风险。 地质文物领域专家董瑛通过中国矿业报“威后”直播平台,向全国地勘单位及相关从业人员介绍了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并分享了成果和成果。来自全国近20个省份的从业者观看了在线直播,了解地质文化村建设经验。 (李辉)
水环境研究所
4月22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邀请马峰、李曼两位专家为大家带来了《多彩地热景观》和《地热资源科学利用》的科普讲座,讲解了地热景观知识以及如何利用地热景观。科学高效利用地热资源。 科普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直播间进行在线直播,并特邀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学生在线观看。 讲座生动活泼,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同学们踊跃发言,网上互动积极,气氛十分活跃。 (于明晓李曼)
喀斯特研究所
4月20日起,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了为期一周的网上岩溶科普系列活动。 包括:邀请中科院院士袁道贤、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陈伟海等专家通过网络课堂进行科普讲座。 讲座结束后,同时举行了线上科普知识竞赛。 在喀斯特研究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岩溶地下水、地质遗迹、岩溶塌陷等科普文章,展示岩溶重大地质调查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让公众无需参与即可参与离开家。 这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全国多地观众,桂林首支“李四光中队”特邀参加,受到广泛好评。 (吴庆)
物理信息中心
4月20日,自然资源自然地质资料中心门户网站开展“珍惜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网上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竞赛面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充分利用国家自然地质档案馆珍贵岩芯、标本等科普资源,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自然资源。 资源相关科学知识,并进行网上有奖测验。 活动采用清新的网页效果、高品质的竞赛界面、流畅的答疑流程,为参与竞赛的公众提供最佳体验,足不出户即可轻松享受实物地质资料科普服务。
此外,物理数据中心通过地质云平台额外发布了3万个钻孔直方图信息,使累计发布的钻孔数量达到103万个。 公开发布的地质钻探数据信息主要包括地质钻探基本信息、钻探柱状图、元素测试分析数据、地质时代、层位、岩性描述以及钻探所属项目和存储单元等。 公众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和实物数据中心门户网站登录“国家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查询、查阅地质钻孔数据信息。 目前,通过地质云对国家重要地质钻探数据库的用户访问量累计达到63万次。 (任贤爱、苏桂芬、马朝阳)
勘探技术研究所
4月20日起,勘探技术研究所在办公楼电子大屏上播放了以“珍惜地球,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题的宣传海报,为活动营造氛围。 同时,利用“探矿工程在线”、“探矿工程技术资讯”等公众号以及员工微信群、QQ群,不断转发与地球日相关的文章,积极动员员工参与“自然日”活动。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的“资源知识网上竞赛”。 问答活动。 研究院网站设立专题网页,收录科普文章6篇,聚焦新能源,介绍勘探技术研究院近年来在深海钻探、干热岩开发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绿色科研成果、地热形成及应用研究。 (王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