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观察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让科普活动变得更加

本站原创 2024-01-18 15:02:00

华盛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民科普能力建设。 11月初,省科学技术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联合印发的《湖南省“十四五”科技普及发展规划》作出对“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安排。

科普基地是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促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正规化、规范化的重要场所。 近日,记者探访了多家省科协认定的“2022-2027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探寻他们为提高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开放服务能力和资源共享水平所做的探索和创新。

多学科广泛参与,凸显专业特色

“在这个展厅里,大家可以了解湖南种业的整体情况。” 11月11日,在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种业科技馆,解说员正在介绍我省种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饶有兴趣地听着。 据了解,种业科技馆常年向公众开放,年接待人数5000余人次。 与湖南农业大学、长郡双语等学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同样受到学生欢迎的还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管理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各种航模、观察洞庭湖电子沙盘、操作虚拟驾驶舱,“在实验室看洞庭湖”,了解洞庭湖的水系、地质地貌、珍稀动植物、名人文化、水知识、洞庭风光等

记者梳理发现,89个“2022年至2027年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包括科技场馆、教育科研和重大项目、“三农”、企业、自然资源等科普类别、科普内容和科普对象不尽相同。

湖南省人民医院“现场救援第一见证行动”科普基地以应急科普为重点,普及现场救援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素养。 医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标准化同质化培训,自主研发智慧管理系统,开设科普基地“急救小屋”,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五进活动” ,并进入农村地区。 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过18万名“第一证人”接受培训。

省科协科普处副处长肖鹏表示,目前我省科普设施布局日趋完善。 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适应群众需求,建设具有区域、行业、学科特色的机构。 科普基地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引进来”与“走出去”可以通过“双减”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省科技馆结合“双减”工作,主动加强与长沙市学校的合作。 一方面,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太阳能动力汽车”、“导电娃娃”等一系列科技馆特色实验课程引入学校,将传统基础电学、光学和光学等学科融为一体。将其他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科学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科技馆精选的优质课程为学校提供自选课程菜单,依托科技馆常设展厅的展品设计,为学校提供参考进入科技馆开展课后科普课程和指点。

据了解,今年省科协还利用项目支持,重点遴选省科技馆、省植物园、郴州南岭植物园生态科普馆等10个科普教育基地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实现科普。 教育基地与“双减”工作有机结合。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量家长对科普教育基地的信息和内容了解不多,这也反映出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的有效衔接有待加强。进一步加强。

对此,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评选推广一批符合“双减”导向和学校需求的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纳入各市、州、县、区课后服务合作机构白名单进行供给。 学校选择。 同时,省科协对我省科普教育基地资源进行了梳理,记录了基地的相关服务内容、设施条件、联系方式等信息,形成了全省“科普地图”,目前在手机上呈现。 有科普需求的学校或学校单位可与“科普地图”后台对接,提出合作要求。

据了解,我省将进一步支持地方科普教育基地根据当地中小学课后服务时间调整开放时间,加强学习课程建设,定期举办科技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推出一系列学生可参与、体验的、互动性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促进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的普及。

上一篇:农业部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
下一篇:万建民课题组在稻米蛋白品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