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成功举办2017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139 2024-01-18
【乡村·新焦点】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从农业科技馆看甘肃农业科技发展
科技馆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省农业科学院供图
科技创新展区。省农业科学院供图
甘肃农产品在科技馆展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艳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艳茹 冯宝强
仁寿山麓、黄河之滨,省农科院办公楼一楼,建有集展览、收藏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展示和科普教育平台、信息查询-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馆。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当走进科技馆大厅,这十个大字映入眼帘,其中蕴藏着甘肃农业科技的发展历史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展厅内的一切都讲述了我省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薪火相传、不懈追求,用智慧、汗水、坚持和奉献,回答“水土养育一个民族”的历史命题的故事。
农业发展史
试验站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沿基地。
科技馆入口大厅,一块LED大屏和甘肃地图沙盘,介绍了省农科院在省内设立的各个基地、站点的简介和位置。 5个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9个农业农村部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25个农村区域综合实验站、400多个农村实验站,这些基站为甘肃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在省现代农业展区,博物馆采用先进的滑屏技术,展示省农科院作物科学、植物保护、旱地农业、畜牧业、绿色农业等10个主要学科13个专业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
科技创新展区集中展示80年来甘肃省农业科技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选育甘麦、龙春、蓝田、龙健系列等70多个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为甘肃粮食安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实现六大小麦品种规模化发挥了引领作用甘肃的变化。 ;
龙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享誉全国,种植面积占据西北地区“半壁江山”;
世界上第一个亚麻和亚麻杂交种的热敏雄性不育系诞生。 龙芽系列亚麻新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亚麻主产区的三分之一,为节约、恢复和发展我国亚麻生产做出创新贡献;
龙米、龙谷、龙藜等一系列谷物新品种带动甘肃营养保健功能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以龙椒2号为代表的辣椒新品种以及黄瓜、番茄、瓜类等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保障了现代丝绸之路沿线寒旱农业的发展。 苹果、桃、梨、杏、李、核桃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成为甘肃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在人才强研院展区,一本厚厚的电子翻页书记载着省农科院老一辈科学家和知名专家的科技贡献。 讲述了曹尔昌、王吉庆、周向春等农业科学家无私奉献、勇敢前行的故事。 巅峰精神。
“这里展示了600多项各类重大科研成果,记录了甘肃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承载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梦想和希望。” 省农科院农业科技馆馆长周静说。
标本展示的宝库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标本展厅,主要展示食用菌、果树、昆虫、土壤四大类标本。” 周静说道。
来到土壤标本展示区,整段甘肃土壤标本排列整齐,让人们在室内就能直观地看到全省不同自然环境区的不同土壤类型。
“甘肃是全国土壤类型最多的省份之一,根据成土过程特征和成土因素分析,将全省划分为11个土类、22个亚类、37个土类、99个小类” , 172 每个土属有297个土种。”周静说。
土壤标本馆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展示甘肃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部分研究成果。 馆内藏有完整的土亚类标本99件和部分甘肃土属诊断标本以及地貌景观。 图片是甘肃藏品最丰富的土壤标本藏品。
棕色潮霉菌、薰衣草红菇、香菇、牛肝菌、红菇……在食用菌标本区,近700种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食用菌就像美丽的“精灵”展现在眼前,令人眼花缭乱。 周静说,这是省农科院科技人员通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小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午岭林区、中东部林区、甘南草原等地的真菌进行实地采集得到的。 。 这些标本不仅明确了甘肃省食用菌野生资源的优势科属,也为我国食用菌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帮助。
标本展示区还展示了60箱400余件昆虫成虫标本和680余件林果标本。 这些标本不仅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对科研和教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社会起到了重要的科普作用,成为省农科院不可再生的珍贵科研资料。
科普教育基地
省农科院担负着重要的农业科普工作,农业科技馆也是省科普站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参观者更清楚地了解甘肃的土壤分布和土壤类型,除了标本展示外,科技馆还专门设置了电子土壤识别区。
黄土,又称棉花土或黄土土,广泛分布于黄土丘陵、高原地区和沟坡地,面积5518.34万亩; 棕泽土主要分布在红水坝河以西,分布区植被覆盖度低,坡度大,不适合发展农业...
在土壤识别区,37块芯片分别代表37种土壤类型。 拿起一块芯片并将其放入土壤样品识别区域。 显示屏上会详细显示土壤类型的分布范围、分布范围、土壤特征等。 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
科技馆中央放置了四幅3D幻像,生动地展示了羊胚胎移植以及马铃薯、亚麻、玉米的生长过程。
“我们利用数字三维建模技术模拟胚胎移植和植物生长,让参观者在很短的时间内直观、立体地了解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而且特别受到很多孩子的欢迎。他们喜欢它。” 周静介绍道。
近年来,省农科院把科普工作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发挥科研院所科普资源优势,开展长期科普服务和科普服务。技术向社会推广,有力促进了广大群众农业科学素养的提高。 。
“科技馆自成立以来,每年针对当地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外国青少年来访青少年等群体举办近20场多种形式的科普讲座和活动,接待参观人数超过3万人次“这加深了公众对甘肃农业发展的了解,也激发了很多学生学习农业科学的兴趣。”周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