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科所成功举办2017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
139 2024-01-18
在秸秆纤维基膜的应用中,安装的水稻插秧机可以实现水稻的一次层压。图为水稻种植现场。摄影:李健
黑龙江日报5月29日电 从初春开始,哈尔滨女企业家王红就怒火中烧。在铺天盖地的电话和访客中,有耕种土地的农民,有前来洽谈合作工厂的企业,有想要推广这个好工程的政府领导,大家都在盯着她正在生产的秸秆纤维基膜。东北农业大学工学院获得的这一科研成果,历经10年完成了一年前从实验室到工厂化产品的转变,特别是经过去年的大规模生产检验,用户的口碑让今年春天热销的地膜“纸”难寻。
最近,在
位于武昌市牛甲工业园区的黑龙江秸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生产的公司董事长王宏。在两台高速卷膜机前,记者看到,这种秸秆纤维基膜看起来和牛皮纸很像。仔细观察这种以稻草为主要原料的地膜,其所承载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整合令人眼前一亮。公司董事长王宏介绍,此次科研成果是东北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陈海涛教授团队十年潜心研究的结晶,是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用地膜生产秸秆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和“农用地膜生产秸秆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取得的。黑龙江省科研计划“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包括秸秆原料加工系列和秸秆纤维基膜制造工艺技术及配套关键装备技术两部分。
据陈海涛教授介绍,他留学归来后发现农作物秸秆要么被烧毁危害安全,造成季节性雾霾,要么被丢弃污染环境。2006年,他开始探索利用廉价丰富的秸秆资源作为原料制作地膜。十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先后攻克了以玉米、水稻、大豆、番茄、棉花等农作物秸秆和沼渣为原料的秸秆制造地膜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了一系列水旱田秸秆纤维基膜及配套机系统, 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的重点是机械化水稻的有机栽培,为水稻的有机栽培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陈海涛说,单从价格上看,秸秆纤维基膜比传统的塑料地膜贵一点,但塑料地膜不会降解,以后需要收集,人工成本高。从发展有机农业保证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这种地膜可以完全降解细肥肥料,节省成膜成本。
“去年第一批秸秆纤维基膜生产出来后,在庆安、宜兰、盐首、武昌、宝庆等地进行了试验和论证,共计2000多亩稻田。效果非常明显:生育期杂草量仅为裸栽培的2%~8%,传统塑料地膜的9%~15%。保湿性能与塑料地膜相当,土壤含水量比裸地提高了33.5%~100%。王宏说。这种地膜不仅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而且可以在60天左右完全降解,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直接给土壤施肥。有机大米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以目前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为例,整个水稻生长过程需要进行三次人工除草,一亩土地成本900多元,通过秸秆纤维基膜的除草效果基本可以节省。正在指导稻田旁水稻种植的武昌市二和乡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庆泉告诉记者:“去年我们试用秸秆纤维地膜,除草效果非常好,还节省了亩900多元的人工除草费用。今年,我们的合作社有500英亩的有机大米选择了这种覆盖物。"
2016年初,东北农业大学代表陈海涛团队投资该技术,成立了黑龙江秸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在P5中实现40万吨的产量,可以消耗P5地区80%可回收的稻草。下一步要用残羹剩饭做育苗盘、育苗碗和基质等,真正把秸秆吃干净,挤干净。从春天开始,产品已经卖出1000吨,供不应求,最远的卖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秸秆纤维地膜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一期产量最终将达到10万吨。王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