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景观大田

本站原创 2024-01-13 03:45:00

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大田的“大”看似是指耕地的大小,实则强调了耕地作为“大国”的特殊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保护好关系十亿多人吃饭的耕地,决不能有任何失误。” ”

历史上,王震《农书》专篇阐述了“田制”(参考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二册),从井田、区田、园田、周边田到柜田,从框田、梯田、画田到沙田(见图1)可谓蔚为壮观。

农业新闻cctv_农业综合新闻_农业新闻稿范文300字

图1 王震《农书》传统土地制度示意图

如今,大田承载着中华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年复一年丰收的喜悦,也为亿万城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无尽的“乐园”。 原农业部编着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收录了39个传统农业生产体系,田野之美由此可见一斑(见图2) 。

农业新闻cctv_农业综合新闻_农业新闻稿范文300字

图2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田野景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土地,进行土地开发利用调查,开展低产田大规模改造和规模化种植试验研究。高产技术研究,加强农业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科技体系的“大国重要工具”。 大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体系,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效保证了大田的“大”无懈可击。

回顾中国农业大学和新中国的奋斗史、爱国奉献精神,在建设“大国重器”大田科技体系过程中,师生们书写了接力“改革土地”。带着初心和青春的力量去治理”。 “碱惠衢州”的传奇故事(见图3),创造了共和国的“第一号”。 “房子”、“梨树模型”等一系列关键成果。

农业综合新闻_农业新闻cctv_农业新闻稿范文300字

图3 河北衢州人民在农业大学校园内竖立的石碑

2013年3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提出了“一号文件”。 0001”提出,以发展绿色农业为目标。 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吴卫华院士认为,“一号方案”提到了水、肥、土地资源的利用,应重点关注如何提高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 同年11月,陈文新院士在《中国科学报》发表文章,强调我国有“种养结合、精耕细作、地力恒久”的传统,经营无浪费农业。 这一传统成功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我们的祖先成为中华文明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发展中,我国农业将面临保持高产和减少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 可见,新时代迫切呼唤农业绿色发展,田间科技体系亟待创新和完善。

新时代,中国农业大学师生聚焦大田“大国重器”,共同打造大田科技新体系的“大国重器”。 从土壤、营养、水、耕作、良种、信息等多维度研究,大田认识和管理的发展不断超越历史时空,迈出坚实的步伐。

——张福锁教授课题组根据作物生态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原理,建立了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 2014年9月,陈新平、崔振岭、张福锁等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以较低环境成本实现更高作物产量》;

——为进一步推动黑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015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与吉林省梨树县联合举办首届全国“黑土论坛”(见图4),并成立了“吉林省黑土论坛”。省梨树“蜀地黑土地保护利用院士工作站”推动黑土地保护科技崛起运动;

——科技院为河北衢州“十梁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9年至2015年7年间,“科技大院”帮助小农增产增效,使当地小麦、玉米产量分别增产28.2%、41.5%。 2016年9月,张福锁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大院让中国农民增产增效》;

——为了“留住每一滴水”,服务干旱地区绿色农业发展,2013年以来,康绍中教授团队以甘肃石羊河为试验区,重点进行系统研究、应用和推广。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2017年7月,石羊河试验站举办“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现场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

农业综合新闻_农业新闻cctv_农业新闻稿范文300字

图4 “黑土地论坛”汇聚保护黑土地的知识和力量

(图片来源学校新闻网)

——推动“三农”从高资源环境成本发展转向双减增效发展再转向绿色发展。 2018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在衢州正式启动。 将衢州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县,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绿色发展,全面构建绿色发展新的生产生活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成立,加强农机、栽培、土壤、水利、信息、土地、育种、生物、管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 2019年,吉林梨树实验站在东北四省区设立50个工作站(基地),通过东北四省区工作站推广“梨树模式”——全程机械化栽培近千万亩玉米秸秆技术;

——陈少江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及强杂种杂交创制”项目,成立跨学科技术合作研究组,国内数十家玉米科研育种优势单位实施通过整合联合攻关,我国玉米育种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2020年9月,单倍体技术规模化应用项目成果展示暨现场交流会成功举办;

——无人农场、智慧农场等彻底改变了田间管理。 2021年小麦收获季节,中国农业大学“北斗团队”每天发布《小麦收获快讯》,首次整合国内主流小麦收割机厂商的北斗定位数据。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所研发了全流程智能烟草系统操作工具,包括自动驾驶拖拉机、自走式细旋火焰土壤处理机,用于烟草种植前的犁耕、土壤杀青、起垄等工作。 在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融合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见图5)等。

农业新闻稿范文300字_农业新闻cctv_农业综合新闻

图5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

(图片来源学校新闻网,孟祥慈、欧阳永志拍摄)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以系统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这为新时代的“田野”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也离不开正确处理田与林、田与草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新成立了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草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与农学院、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新兴学院共同打造大田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这就需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养活十亿多人的重要耕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农田。

目前,我国在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场等新领域科技体系仍需大力完善。 古人曾云,器不在田,则无为;田不在田,则无为。 也就是说,农业装备作为“工具”,与田地有着密切的、互补的关系。 新时代,大田离不开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的重要支撑,即“没有装备就建不了田”。

历史启示我们,大田是“最大的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大田的科技创新。 新时代大田科技创新的方向是农业绿色发展。 只要把创新融入农业绿色发展,就能找到一条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大田科技体系作为我国“大国重要武器”,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必将具有巨大潜力。 我们常说: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创业的广阔舞台。 这里所说的广阔舞台,不也包含着大天的“大”吗?

供稿:新闻中心综合

上一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下一篇:宜昌农科院参加202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