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之火照亮种业未来第二十一届全国动物

本站原创 2024-01-08 17:35:00

振兴种业,先改良种子。 2021年10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育种分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在北京举行。 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种业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150所高校、科研院所、25家企业单位的15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畜禽养殖问题围绕“向世界发布良种,科技创造未来”的种业振兴计划。

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会议现场

会议进行了三天的学术交流和深入讨论,包括400多场专业报告,就畜禽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当前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热点进行学术讨论。 举办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等专题研讨会。 思想碰撞,碰撞出学术火花。 会议现场,与会专家、青年教师、学生都沉浸在热烈的学术讨论气氛中。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

前沿讨论——针对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7月9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计划》。 会议指出,必须把种子源安全提升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弥补短板,强化优势、管控风险,实现种子源头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种业科技、种源自主可控。

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浩勤

振兴种业刻不容缓。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浩勤在报告中指出,种业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无需着急、等待或缓慢。 这需要使命感,必须保持紧迫感,保持必要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还必须结合我国实际,遵循种业创新发展规律。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还存在哪些困难和不足? 对此,本次学术研讨会设立了猪遗传育种、家禽遗传育种、草食动物遗传育种、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种业科技论坛、动物育种教学论坛等六个分会场。 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龙头企业等分别就行业前沿方向进行了交流和汇报,并针对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家禽种业界齐心协力,建言献策。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

吴长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长新指出,新时代,培育突破性新种质是育种领域创新的关键。 骡子具有体大、吃苦耐劳、不易生病、寿命长等优点,但不具有生育能力。 利用体细胞倍增等技术手段,骡子将成为具有繁殖能力的新物种,在肉类、乳制品、药用、经济动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鲁生

随着人口和寿命的增长,人类对动物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与动物争夺食物的矛盾日益突出。 “培育节粮猪品种,将为生猪节粮提供发展道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在报告中指出,他的科研团队发现,增加猪脂肪沉积的肠道致病菌能够显着影响猪的饲料转化效率。 该研究将为培育和筛选高效利用饲料的节粮猪品种奠定基础,为解决人畜食物竞争问题提供新思路。

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田建辉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长期以来,畜禽养殖世代间隔时间长、畜品种繁殖效率超低,使得养殖过程漫长而艰巨。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建辉指出,未来育种方法的突破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 “传统饲养的奶牛一代需要5-7年,基因组辅助育种需要2-3年,干细胞育种只需2个月。通过构建干细胞育种体系,可以在胚胎阶段进行育种选择”,从而改变了过去选择和交配动物个体的常规模式。这将大大缩短动物的遗传世代时间,显着提高饲养效率。”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

包振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世界一流成就,实现了从渔业到养殖业的千年变迁。 其中,良种繁育技术的突破,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贝类遗传育种专家包振民指出,目前,我国水产品育种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下一阶段将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应用于种质创新。 解决高通量性状测定问题,构建现代水产品工程体系将是赢得种业扭亏为盈的关键。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

国家畜牧总站党委书记史建忠

国家畜牧站党委书记石建忠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为促进畜禽种业发展,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业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规划(2021-2035年)》,提出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推动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为保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顺利实施,农业农村部专门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 会议颁发了国家畜禽遗传改良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代表聘书。 截至目前,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工作稳步推进。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

会议颁发了国家畜禽遗传改良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代表聘书

薪火相传——让学科文化和科学精神永远传承

为鼓励更多优秀青年学子投身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创新,大会特设青年科学家论坛和学生论坛,为新一代科学家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展示、交流的平台。科学研究人员。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建辉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打赢种业扭亏为盈离不开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近年来,我国种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畜禽遗传育种事业发展,在分子育种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和后人大显身手、不断进取。”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

杨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育种分会主任委员

“近年来,动物遗传育种学科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我们希望为他们创造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育种分会主任委员杨宁在致辞中表示。

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_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张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张元教授发表纪念吴忠贤教授诞辰110周年的主旨演讲,深深缅怀他为我国动物遗传育种学科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青年科研人员应该学习他70年学术生涯中所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坚定信念、探索精神、严谨作风和高尚品德。我们希望他开创的动物遗传育种学科能够传承下去。”代代相传,科学精神永垂不朽。绿色。”

本次会议还将颁发第七届“吴长新动物遗传育种奖专项基金”,旨在鼓励科研人员和育种企业扎根坚守第一线,奖励在解决科学和应用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我国动物种业存在的问题。 单位和个人。

中国农业大学从事牛基因组研究的青年研究员张毅坦言,目前,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上一代人留下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资深科学家。 尽管行业国际竞争激烈,行业也存在需要克服的困难,但与前辈相比,新一代青年学者已经赶上了更好的发展时代。

“我感觉自己的使命感更重了,对科研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张毅说。

企业责任——“解决行业痛点是目标,也是最大的商机”

种业振兴,企业是主体。 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助力我国动物种业发展,本次大会召开养殖龙头企业会议,发布重大产品和重要技术创新成果。 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盛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赤峰嘉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围绕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

范晓 福建省盛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畜禽良种繁育领域的龙头企业,是首农食品集团旗下唯一的动物种业子集团,也是动物品种最多的动物繁育集团在我的国家。 近年来,首农股份在畜禽种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六十多年来不断投入研发,首农股份掌握的养殖技术已全面覆盖从1.0到4.0,动物育种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与国际动物育种公司并驾齐驱。 ”。 首农股份总经理刘建通表示。

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论文

刘建通 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抢占技术竞争制高点,我国种子企业正在不断努力。 刘建通介绍,2019年首农股份独家获得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大动物领域应用的专利授权,提前一年在国内荣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公司基因编辑抗性蓝耳猪技术实现了一代突破,获得两项自主创新发明专利。 基因编辑控性奶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这也为“十四五”期间国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提供了战略机遇。

农业学术报告心得体会_农业学术报告_农业学术论文

毛曲建利 赤峰甲种猪集团创始人

“解决行业痛点是创业者的目标,也是最大的商机。” 赤峰甲种猪集团创始人毛曲建立说。 十年来,原有人口从1200人扩大到6000人。 从联合育种到自主育种,公司种群规模不断扩大,也增加了新的育种方向和新机会。

在技术创新方面,嘉誉目前拥有专利28项。 “为了提高养殖效率,获得更准确的测量数据,我们开始研发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测量设备和养殖软件。过去十年,我们常常陷入发现问题、克服问题的循环之中。”并努力创新,不断自我革新和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

随着鹅产品消费量逐年增加,我国鹅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5年起,江苏利华牧业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养鹅。 还启动了品种选育与病害防治、种蛋孵化、饲养模式等配套技术的系统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相关技术方法的突破。 也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谈及选育的难点,该公司副总裁赵荣学表示,“不同地方品种杂交选育难度较大,这使得新品种选育过程更加困难。历经13年,公司终于选育出了‘江南白’。”鹅配系,增重900克,产蛋量增加18枚,品种性能显着提高。

同时,赵荣学坦言,我国是世界上鹅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遗传资源各有特色。 长远的策略是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地方品种,以用促保。

(农民报客户端记者祖依依)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1 年 10 月 20 日

上一篇:中央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
下一篇:我校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在襄阳召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