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就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情况举行新

本站原创 2024-01-01 04:34:00

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2月2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有关情况。 以下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现场回答记者的情况摘录。

央视记者:

我想问一下陈主任,刚才您说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八连增,首次达到1.1万亿的新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中央仍然强调保障农产品可持续供应的能力? 下一步我国将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第二,去年中央对“三农”的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 此次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请问陈主任,今年的投资是多少? 还会继续突破1万亿吗? 谢谢。

陈锡文:

连续八年增产确实不容易。 这是广大农民、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方针政策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农业受市场和自然双重影响,保持稳定发展并不容易。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人均自然资源匮乏。 目前,人均耕地仅约1.38亩,不足0.1公顷。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有效灌溉面积仅占50%多,近一半的耕地依靠天气收割。 去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5%。 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针对农业基础还不够扎实的现实,中央多次强调要时刻注重解决“三农”问题。 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必须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多年来,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不断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 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二、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三、要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让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你刚才提到,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

在座的很多女士、先生们都知道,200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只有2000多亿元,但2011年就超过了1万亿元。

中新社记者:

去年,包括玉米在内的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玉米产量达到1.9亿吨。 不过,政府仍通过中储粮采购约3至4百万吨美国玉米,以补充国内库存。 目前库存情况如何? 政府是否有进一步增加从美国进口玉米的计划? 中央对今年粮食进口政策有哪些动向? 第二个问题,刚才陈主任介绍说,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加强水利建设。 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具体结果? 为什么今年的一号文件没有把水利建设放在首位? 谢谢。

陈锡文:

去年粮食中的玉米产量是历史最高水平,超过3800亿斤,就是你刚才提到的1.9亿多吨,是历史最高水平。 但为什么还有进口呢? 原因有二:一是品种需要调整。 2.区域间的平衡。 比如南方地区可以从东北运输玉米,比海运进口更划算。

我想特别指出的是,1万亿元以上的“三农”支出只是指中央财政。 如果把地方各级财政加在一起,则超过2.5万亿元。 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万亿多一点,其中有2.5万亿元用于“三农”。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财力不断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出逐年增加。

适量进口玉米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玉米供需出现缺口。 主要是指有流出和流入。 我们的一些玉米加工产品,如淀粉、酒精等,大量出口,还有相当数量的畜产品消耗玉米。 从出口来看,综合平衡后,我国玉米出口仍多于进口。

粮食进出口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我们在调整顺差、调整品种的基础上,仍然保持适度的进出口。

关于水利,你刚才提到,去年的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从去年开始,未来十年年均投资将达到4000亿元。 去年水利建设总投资超过3400亿元,也是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投资将继续增加。 至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今年的文件没有把水利放在第一位? 这很容易理解。 去年专门针对水利专门下发了一号文件。 不可能年年都放在第一位。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做。

路透社记者: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的转基因大米、转基因玉米是否会大量投入商业化利用? 第二,中方是否担心农业劳动力短缺? 第三,近期与农民的土地纠纷似乎造成了与农民关系的紧张。 中方领导人对此有何考虑? 谢谢。

陈锡文:

关于转基因玉米和水稻,据我了解,相关部门还没有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所以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上。 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关于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我认为至少目前还没有明显显现出来。 因为一方面,虽然进城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农民工数量已超过1.6亿,但农村劳动力却减少了。 但另一方面,农机综合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去年农耕收获三个阶段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3.5%,也是历史最高水平。 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劳动力。 第三,你刚才提到的土地问题确实有些矛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各方面都需要土地。

在土地问题上,中央高度重视保持原有法律政策的稳定性,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了稳定农村土地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三大问题:

一是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完成农村土地权属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二是农业部牵头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修改土地管理法有关征用农民土地的规定。 我认为这三项工作的推进,对于缓解农村土地各类纠纷和矛盾,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电视台记者:

陈主任刚才提到,去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5%。 我们知道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我国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脱节、分散。 请问陈主任您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未来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谢谢。

唐仁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 这几年农技推广体系脱节的问题确实非常突出。 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求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通过改革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去年,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技术推广工作。 应该说,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都是历史上空前的,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性、企业性社会组织等一大批其他服务组织和系统的作用也明显增强。

今年一号文件突出了农业基层推广体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主力军,也就是常说的七站八所。 做强有两点:一是强调改善条件、建设能力。 亮点有三:一是讲“一连接、两覆盖”。 “一通”,就是将基层在职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挂钩。 因为在基层事业单位五大系统中,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多年来一直很低,平均水平的趋同将极大激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两个覆盖”,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示范县,今年将覆盖所有农业县(市、区、农场)。 此次报道主要是投入财政资金,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 一是有条件的农技推广机构建设项目要覆盖所有乡镇。 这笔钱是国家发改委的,主要用于解决他们的办公条件,比如房屋、设备、交通等。

另一方面,文件强调要转变机制、增强活力。 要全面落实人员招聘制度,严格执行聘用条件,落实岗位职责等,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岗位上就可以端着铁饭碗。 推广的效果和条件不再像过去那样由主管部门决定,而是需要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民来评估。

2.扩大“方面军”。 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引导农业科技推广。 在这方面,激励措施是关键。 比如,在农业院校和研究机构,未来将实行推广教授和推广研究员制度。 在财政、税收方面,国家将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

我有一个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想问陈主任。 中国玉米和大豆进口量有所增加。 请问这种国际合作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什么作用? 比如,我们看到近年来一些中国农产品企业加大了海外项目的力度,比如阿根廷、俄罗斯、菲律宾等。 今年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吗?

陈锡文:

从总体上看,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粮食产量超过5.7亿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2%。 去年,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 %。

我刚才问的是玉米和大豆的进口情况。 我刚才已经回答了有关玉米进出口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农产品和玉米加工品的出口量大于玉米进口量。 近年来,大豆进口确实大幅增加。 前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达到5480万吨。 去年略有下降,约为5260万吨。

大豆的进口应该说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成功范例。 受气候、技术、品种、运输等因素影响,近期我国大豆生产比较效率低于一些主产国。 我国大豆产量水平还较低,农民种植大豆经济成本不划算。 因此,适当增加大豆进口,取代部分过去种植大豆的土地,生产其他高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这对于当前中国农村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这种国际合作是双赢的。

新华社记者:

请问陈主任,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问题? 谢谢。

陈锡文:

刚才唐主任介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制度和投入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制度上看,要推动农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如果研究成果仅用于评价职称或发表作品,实际促进生产的作用将非常有限。 当然,该系统不仅仅涉及科学研究。 正如刚才唐主任介绍的那样,晋升中也存在很多制度性问题。 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中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较低,农业的比重更低。 因此,本文件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提出确保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 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但随着投资的增加,如何用好钱,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解决了制度和投入的问题后,农业技术的成果必须体现在地里,必须一一为农民所用。 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他们成为现代科学的主人。 真正掌握技术才能使农业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

美联社记者:

我总共有两个问题想问陈主任:一是关于农业科技问题。 文件中提到,中国必须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不能继续依赖更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中方打算推广哪些农业技术? 你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吗? 哪些技术最有可能提高农业产量? 第二,你提到要巩固规模农田,实现农业机械化。 请问什么是规模化农田? 有具体数字吗?

陈锡文:

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现,但不合理的使用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非常重要。 具体技术有三大方面: 1、化肥农药生产商和供应商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更加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肥和农药。 二是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减少20%左右,实现了增产增效。 3、采用新技术,特别是农业新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沼气技术在中国许多地区的实施。 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被收集并在沼气池中发酵。 这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安全清洁的能源,还可以增加有机肥的来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二个问题谈到农地规模和机械化程度。 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户均经营规模应逐步扩大。 在扩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的过程中,有两点必须注意。 第一,从中国的实际国情来看,中国人多地少。 如果扩大规模,我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到达新大陆、中国这样的国家。 以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这样大的规模来说,每个家庭耕种2万到3万英亩的土地,相当于中国半个村庄的一个农民。 当然,中国各地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也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如果有机会到中国东北旅游,黑龙江垦殖场的规模可以与美国、加拿大相媲美。

一般来说,我们的农业规模必须是适度规模,这种适度就是人地比例关系的动态适应。 其次,逐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必须建立在农民依法自愿缴费的基础上,不能强迫。 在扩大农地经营规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刚才唐主任也提到了,一个家庭能种十几亩、几十亩,都不算小了。 一台机器可以服务十个、八个甚至几十个、几百个农民。 ,农业和机械服务的规模可以非常大。 因此,在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技术的社会服务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上一篇:农业部发布每周兽医新闻综述
下一篇:筑牢种业创新基础打造宜昌柑橘芯片 市农科院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