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现代农业模式谱写实现农业现代化新篇

本站原创 2023-12-28 00:22:00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全国第一,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

十月的粤南,稻浪滚滚,瓜果飘香,到处都是喜人的丰收景象。

现在正是白蕉鲈鱼出塘的季节。 现在走在珠海市斗门区白礁鲈产业园,随处可见渔民在各个鱼塘旁捕鱼。 当鲈鱼从渔网中滚出时,飞溅的水滴在晨光中闪闪发光,为金色的收获季节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到处都是渔民爽朗的笑声。 近年来,当地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深化产城融合。打造白蕉鲈鱼全产业链,推动白蕉鲈鱼产业转型升级。 形成了多主体参与鲈鱼产业的发展格局和完整的产业链。 鲈鱼一二三产业有效带动从业人员5万余人,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深度参与”的运行机制,带动养殖户2000余人。人均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一鱼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了很多人,成为中国渔业一张闪亮的名片,为广东特色现代农业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斗门区白椒鲈鱼产业园的创新实践,是广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广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来,经过5年的努力,广东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出台21项专项扶持政策,有效破解“人、地、钱”瓶颈,集中资源要素高质量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目前,广东已构建现代农业园区分级发展格局。 高质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典范,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为广东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谱写新篇章。

国家级产业园区数量居全国第一,现代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乡村振兴,工业是基础。 但“十三五”初期,广东农业长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发展滞后。品种、质量、品牌水平较低。 2018年,广东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足60%,低于全国65%的平均水平。

如何打破现状?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大力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广东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广东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广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这是广东农业“十三五”的最大成果和亮点。

粤南的这一做法始于2018年3月,当时广东正式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2018年至2020年,省财政累计安排省级工业园区支持资金75亿元。 2021年至2023年,省财政将继续新增75亿元支持产业园区2.0版打造。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协调省发改委、财政、自然资源、交通、科技、财政、电力等部门整合整合资源,积聚要素,共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通过挖潜补短,广东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了“一年全面起步、两年初见成效、三年体系完备”的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广东省现已建成国家级18个、省级28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3个。 全省如火如荼的工业园区建设随处可见。 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已形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数量居全国第一。 实现了农业大县、主导产业、主要特色品种全覆盖,初步布局了“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品牌树立、企业壮大、农民收入增加,真正发挥了带动作用。 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2022年4月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91个省级工业园区实际总投资399亿元,省级财政资金与地方和地方财政资金比例社会资金比例为1:5.06; 主导产业总产值3144亿元,二、三产业产值超过一半,有力推动了广东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强顶层设计,维护“米袋”“菜篮子”“果盘”

从农业发展潜力来看,广东实际上具有资源和市场的双重优势。 广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毗邻港澳,对优质特色农产品需求旺盛。

就粤东、粤西、粤北而言,多为丘陵山区,是岭南特色农业的主要产区。 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开展差异化竞争,是应对珠三角地区“虹吸效应”的有力举措。

如何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乡村振兴突破口?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广东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加强了顶层设计,在“选址”时就已经做好了产业布局。

产业方面,围绕粮食、生猪、家禽、岭南果蔬、南药、茶叶、花卉、油茶、水产、橡胶、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区建设一批跨县集群式产业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 类型上,打造工业园区2.0版,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支持已有成效的省级工业园区扩建,提质增效,打造富县产业、富民产业。强村、强县; 探索建设现代种业、装备、加工服务、数字农业、品牌培育等现代功能产业园,提升主导产业整体效益。

突出粮食、生猪、蔬菜、水产、家禽、水果等重要农产品产业园建设,保障广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和“果盘”,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现在正是秋天收获的季节。 现在在怀集县司茅米工业园,今年工业园种植的3000多亩水稻正处于收获期。 今年秋收工作将于11月底全面启动。 据介绍,怀集县思茅密现代农业产业园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特点,结合传统优秀种植经验,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体系。 为产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2021年早稻,产业园引进优质丝苗稻品种19香,采用水稻高群体集约化种植技术。 干稻亩产达571.2公斤,展示了怀集地区优质稻高产示范种植的良好成果。 连日来,工业园区正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做好秋收准备工作,全力保障秋收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确保秋粮颗粒回仓。

在此过程中,广东农产品生产的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茂名、湛江、肇庆、梅州、江门、河源生产了全省58.3%的大米,湛江生产了全省90.4%的菠萝,梅州生产了全省90.4%的菠萝。生产了全省80.8%的柚子……农业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放大。

第二、三产业做出突出贡献,“强链条”、“补链条”、“伸链条”,强化全产业链。

2018年至今,现代农业产业园一直是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阵地”。 擅长产业建设的广东,将推动产业升级的“园区模式”移植到农业发展中。 产业园区集聚生产、加工、技术、营销(品牌)等现代生产要素,可形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率先实现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品的目标。 产业,从注重环节到注重系统的转变。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关键是探索传统农业“强链条”、“补链条”、“延伸链条”。 初步弥补了广东各农产品产业加工流通方面的短板,延伸了现代农业产业链,完善了现代农业价值链。 各工业园区已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如今,走访广东各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二三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凸显。 例如,湛江农垦于2021年12月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徐闻片区)和省级菠萝跨县集群产业园。园区从一开始就布局“一核两区一基地”(“一核”指产业园总部核心区,“两区”指菠萝精深加工区和第三(产业融合示范区“一基地”(即菠萝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弥补徐闻菠萝加工、品牌化原有短板,着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综合体。科研、种植、加工、保鲜仓储、物流全产业链合二为一,推动菠萝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力争形成大产业、大区域、大品牌。

秘诀一:“强链”持续发力,提升供应质量和效率。 广东菠萝跨县集群产业园(湛江垦区)常年种植菠萝约17万亩,约占雷州半岛菠萝面积和产量的三分之一。 拥有菠萝种植加工企业近20家,年均产鲜菠萝42万个。 吨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1.1亿元。 产业园按照“全国名特新优农产品全流程质量控制优质高效试点”标准,建设了2000亩菠萝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灌溉保证率由50%提高到90%,实施菠萝高效节水灌溉。 生育期缩短2-3个月,产量提高30%以上,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优良果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以上50%,实现菠萝产品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的转变。 打开。 目前,产业园已建成全国品种最齐全的菠萝种质资源圃。 菠萝健康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泰农16号菠萝、17号菠萝、西瓜菠萝、手撕菠萝、红土金菠萝等优良品种。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结构逐步完善,自主育种能力显着增强,良种供应持续改善。

秘诀二:“补链条”继续发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把农产品加工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要求实施跨县集群式特色产业园提前。 按50亩/园标准产业园建设用地计算,预制蔬菜产业园加工区远期规划面积1000余亩,近期规划面积1000余亩。 200英亩。 这一举措极大弥补了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和弱点,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价值。

特别是第二轮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将着力弥补产业短板。 针对广东大部分行业加工不足、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不足、科技含量低、品牌知名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项目建设将围绕这些重点薄弱环节,解决广东省冷链物流延伸不足的问题。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第二产业向后端拓展不足。 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发展滞后等问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在广东菠萝跨县集群产业园(湛江垦区),菠萝浑身都是宝。 菠萝果肉可用作水果罐头、果汁、冻干等休闲食品。 菠萝茎、叶、菠萝皮渣可综合利用提取生物材料。 酶,进而生产菠萝纤维、超肽酶、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真正实现菠萝的价值。 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规范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示范推广,实现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新品种种植成本显着降低、过程质量控制,全链路品牌营销。

秘诀三:“延伸链条”,继续在加强农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大湾区市场广阔,消费需求旺盛,消费品质要求高。 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巨大潜力。 产业园改变以销售初级农产品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以二、三产业为引领延伸产业链,把产品变成优质产品,把最好的产品变成最好的产品,把最好的产品变成最好的产品。将最好的产品转化为独特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 同时,充分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拓展农业开发功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

在广东菠萝跨县集群产业园(湛江垦区),挖掘菠萝引种农田历史、知青下乡、农田开发、华侨文化等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发挥雷州半岛优势,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人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集农旅一体的“友好·红星菠萝特色小镇”不仅能为近千人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还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完善园区生产队和周边村集体的基础设施生活区。 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菠萝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模式。 近年来,广东菠萝跨县集群产业园(湛江垦区)知名品牌“红土金松”菠萝销量和价格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尤其是通过农业和旅游、线上线下、国内国际的积极运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已逐渐成为菠萝市场高端的代名词。

现代农业产业园把农民与农民联系起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碗”。

广东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高度重视建立农户联动机制,让小农参与大市场竞争,分享良性市场竞争带来的好处,促进农户与农户有机衔接。小农与现代农业的结合,让从业者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大家共同致富的过程,树立了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现代化工作的坚定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明确将省级财政补贴资金的15%用于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带动农民,构建农民全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以及土地入股、资本入股、再就业等形式,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把产业发展聚焦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消除农村相对贫困,促进农村生活富裕,是广东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落脚点”。

在增城仙金丰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一颗仙金丰荔枝撬动乡村振兴产业。 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广州众多优良荔枝品种中,增城的鲜金丰荔枝今年表现尤为出色。 对于荔枝来说,引进产业园建设初期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品质。 在选育推广优质荔枝良种的同时,改变以往小农种植荔枝的生产模式,合力采用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荔枝产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如今,先进丰荔枝已从村里只有两棵嫁接母树发展到种植面积3000亩。 荔枝种植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咸村镇,靠咸金丰荔枝致富的不仅仅是果农。 羊城晚报记者从增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正以先进丰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据介绍,该产业园以广州先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牵头实施主体,引进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州天元木格农林有限公司从事荔枝干燥加工,解决荔枝滞销问题,增加荔枝产业产值,延伸产业链。 同时引进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广州智蜜堂蜂蜜有限公司,长期带动周边500余户荔枝蜂农,走出了一条荔枝蜂产业化发展之路。集规模化经营、养殖、生产、出口于一体的荔枝蜜。 不仅如此,还引进农业硅加工企业广州中奇硅业有限公司,加大荔枝副产品的研发力度,促进产业园区及当地经济发展。 引进广州皇廷花园酒店有限公司打造荔枝主题酒店,充分发挥荔枝产业集聚效应,打造荔枝特色全产业链闭环。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了农农联动的有效机制,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 截至去年底,粤东、粤西、粤北191个省级产业园区累计吸引返乡创业人员4.78万人,解决农民就业70.46万人,带动农户99.06万户。 园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万元,比建设前增长27.41%。 农民成为产业园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全省范围内,2021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下降至2.46:1。

创新理念天地广阔广东农业现代化行稳致远

采访中,羊城晚报记者也深刻体会到,广东省委、省政府投入巨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让大家对现代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并对他们对农业的理解产生积极而重大的改变。 广东广阔的农业天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现代农业被普遍认为是朝阳产业。 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充满魅力、充满想象力的新天地。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持久动力。

尤其是产业园的大投入建设,让大家看到了政府的决心和农业的未来。 财政投入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吸引更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广东正通过加强合作吸引人才,推动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新“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模式。 ,成立科技服务团队,在每个产业园区连接3至4个专家团队,吸引科技人才提供综合科技服务。

同时,打造集聚人才的平台。 成立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产业园内搭建科教服务平台,与科研院所共建88家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分布式服务站、产业学院等,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 在产业园区创建100个县级农业科技服务站,组建农业科技服务“轻骑兵”队伍,为产业园区提供灵活的人才支撑。 培养工匠,培育人才。 实施“乡村工匠”工程,2021年开展乡村工匠职称评审。目前,全省已评审专业人才4470人,累计培训乡村工匠8.2万人,认定乡村地方能手2513人,晋升乡村实用人才4.8万人。入园创业。

下一步,广东将加强统筹规划,持续改革创新,高质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动力引擎,探索新增长路径。

蓝图已经画好了,追求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去追求。 站在新的起点上,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谱写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面向美好未来,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呼唤着广东继续奋斗、再创辉煌。 (记者徐悦)

上一篇:山东省粮食种植大户茌平农业综合机械化提升粮
下一篇: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绿色新名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