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援助项目湄公河次区域玉米害虫综合治理召
152 2023-12-26
“湖广已熟,人间已饱”。 湖南肩负着“粮猪保天下”的重任。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指示,为推动湖南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年来,省委、省政府牢记以发展精准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指示,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努力提高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合作化、规模化。 精准农业在湖南三省四省蓬勃发展。 水。
回顾“十三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壮大,精准生产提高效率,农民增收加快。 沿着精准农业发展方向,湖南农业夯实基础、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迈向现代化。
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特色发展产业
省委书记杜家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广泛调研、广泛听取专家意见,提出立足全省实际,湖南农业现代化要走精准农业道路。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以精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此后,在精准农业的引领下,湖南农业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康庄大道。
农业现代化需要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全省深入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和“百田园”工程,扶持家庭农场4.79万个、农民合作社10.5万个,担当起“主力军”作用。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
集中财力夯实基础。 省财政部门加大资金统筹协调和使用力度,每年投入近20亿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安排约60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建设2970万亩农田。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旱涝保产。
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强农品牌、特色农业、品质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科技农业、开放农业。 “”的思路,各县市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各地区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为精准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201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部署,打造粮食、畜禽、蔬菜、茶叶、油料、水产、水果、中药材、农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南珠。
从“百千工程”到“六大农业强农”行动,再到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为精准农业发展搭建了“四梁八柱”,明确了精准农业发展的方向。实施路径并提供重要起点。
巩固单手抓粮猪的优势。 四年来,湖南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亿公斤高位,高端优质稻种植面积从700万亩扩大到1200万亩; 实施湖南优质生猪工程,规模养猪场向湘南、湘西等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搬迁。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率由42%提高到51%。
粮食和猪给世界带来和平。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和水旱双重打击,早稻生产实现丰收,生猪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着力发展特色产业。 全省已建成横哨罗霄山茶油、湘南脐橙、湘西柑橘、长株潭花卉苗木四大产业带。 还打造了湘西北山茶油、都市蔬菜、粤港澳蔬菜、安化黑茶、湖南红茶、岳阳黄茶、洞庭水产、中部地道药材八大产业片。湖南。
观念一变,世界就开阔了,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十三五”以来,经济作物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67.2%提高到72.3%。 长期以来形成的粮猪二元结构终于被打破,专业化、优质化、多元化成为产业发展新格局。
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并提高质量
“四带八区”特色产业布局打通“骨架”,连接56个产业基地,辐射450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规模化生产。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民使用技术的积极性更高。” 省植保植物检疫站站长李毅告诉记者,近年来,绿色植保理念深入人心,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减少。
在邵阳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示范区,农民推广深水灭蛹、蜂蛙灯防治蛀虫、围栏养鸭应对稻飞虱。 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5%,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
“在示范区,绿色发展延伸到各个环节。” 邵阳县农业农村局一位同志表示,以前每户都种几亩水稻,新技术推广起来很困难。 如今,大户、合作社正在规模化种植。 3000亩水稻示范区由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管理。 推广化肥深度施用、天敌害虫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 每亩节约成本增效500元,年增收150余元。 一万元。
依靠科技支撑,向绿色求效益。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要求,湖南发展精准农业要从主要满足“量”需求转向更加注重“质”需求。
进入“十三五”以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汇集地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菜园、果园、果园等地推广实施。茶园质量全面提升。 基层农技人员与大户、合作社精准沟通,通过手机发送“点对点”信息,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虫。
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产品质量更好。 目前,全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已达4160个,较2016年增长41%; 5000余种名优品牌农产品被赋予编码标签,质量全程可追溯。 “湘牌”农产品质量更安全。
不久前,省农业农村厅打造的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在长沙开业。 保靖金茶、湘西猕猴桃、湘江源蔬菜、湘潭湘莲……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色泽鲜艳、规格整齐。
“同批次产品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几乎没有差异。”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 30多项标准让千阳冰糖橙口感一致,需要100多道工序。 参数保证金茶香气和口感的一致性。
精细生产提高质量,精细加工提高效率。 安化黑茶开发了速溶茶、黑茶饮料、抗疲劳胶囊、面膜、化妆品等一系列衍生品,附加值成倍增长。
石门土鸡分为几十种供超市生鲜。 东江鱼、临武鸭开发了系列熟食休闲产品,充分加工、拓展,拓展增值空间。 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突破1.8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创大品牌,三业融合创造效益
千家万户分散生产,每家每户都提着篮子卖货。 湖南农业一直深陷“散、小、弱”的烙印。
几千个香茶品牌都难与一个“龙井”抗衡; 数百个湘米品牌都无法与一个“东北米”抗衡。 即使是一个地方的特色农产品,也常常被小品牌“扎堆”,无序竞争造成的“价格过高”,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品牌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农产品只有获得品牌,才能“赢得市场、获得效益、赢得未来”。 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发展精准农业,着力补齐农产品品牌“短板”。
“十三五”期间,按照强农品牌战略,湖南将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总体着力点,实现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激发新活力。激发品牌农业活力,加快湖南农业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
2016年,湖南首次开展十大农业品牌评价。 根据网上微信投票和专家评审评分,安化黑茶、古丈毛尖、保靖金茶、千阳冰糖橙、炎陵黄桃、江永柚、华荣榨菜、元江芦笋、新晃牛、宁乡花猪位列前十。与汉寿甲鱼(并列)。 我省安排资金给予奖励补贴,鼓励地方打造名牌,争创名牌。
针对茶叶品牌“散、小、乱”的问题,省政府大力推进茶叶品牌整合。 “潇湘”品牌是湘西绿茶的主力品牌。 已有100多家绿茶企业使用“潇湘”公共品牌。 “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带动茶农增收。
近年来,我省大力培育“安化黑茶”、“湖南红茶”、“湖南茶油”、“湖南菜籽油”等省级区域公共品牌,畅销国内外市场; “狼山脐橙”、“湘江源菜”、“南县小龙虾”、“宁乡花猪”等区县特色品牌驰名,形成了区域公共品牌与地方特产品牌协调发展的局面,带动规模化农户争相搭上大众品牌的“快车”,快速做大做强。
各地依托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卖好”途径。 三湘四水茶多姿多彩,茶与旅游融合越来越好。 安化打造茶马古道沿线精品旅游线路,鄢陵推介茶祖文化节,增加当地茶农收入。 依托油菜籽产业,衡阳等地打造了万亩油菜花海,每年举办油菜花节。 农业与旅游融合亮点不少。
挖掘农业休闲、观光功能,精准满足人民群众更高需求。 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 三产融合带动农民增收强劲动力。
精准农业大放异彩,农民增收喜人。 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95元,比2015年的10993元增长40%,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 一幅“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张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