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泉城礼赞花木兰 刘红艳深耕农业科技让小番

本站原创 2023-12-18 23:00:20

农业科研的意义_农业科研成果_农业科研进展/

 

   “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也热爱农业。” 济南沃尔夫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艳说,有着农业背景的她,长期致力于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带领周边妇女群众创业、学习。科技致富,用她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农业科研的意义_农业科研进展_农业科研成果/

  以品牌推动农业现代化

  刘红艳和妻子均毕业于农业大学。 他们相信:“农业不仅仅是我们的祖先仰望天空的耕作,而且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2006年3月,他们在天桥区成立了第一家公司。 ——济南沃尔夫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和推广番茄新品种、新技术。

  创业之初,整个公司只有夫妻两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要他们自己做,自然遇到了很多困难。 创业期间,刘红艳走遍了全国1200多个县市。 她不仅是总经理,也是物流专家,更是农业新技术的倡导者。 公司出售的每一粒种子都必须由她自己检查和包装。 如今,公司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甚至远销东南亚。 “全国100个西红柿中有3个来自沃尔夫斯推广的品种。” 柳红艳难掩骄傲。

  通过推广多抗、优质、高产杂交番茄新品种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发展。 收入的增加,让刘红艳更加坚定了继续在农业领域工作的决心。

   “西红柿既可作为蔬菜,又可作为水果,营养价值很高。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西红柿的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全、美味、营养的高品质番茄,在公司十周年庆典上,刘红艳正式提出“二次创业”,成立了山东夏之秋果蔬有限公司。2017年,公司流转天桥区桑子店街道400余亩土地,建设沃尔夫斯番茄文化产业园,并给产业园的番茄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沃小凡。

  产业园建成后,刘红艳积极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番茄品种选育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 以番茄产业升级为突破口,依托先进技术,积极探索“企业+科研院所+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 2019年12月,沃小凡亮相第20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荣获绿博会金奖。

   农业科研进展_农业科研的意义_农业科研成果/

  科技发展增强帮扶引导作用

  近年来,刘红艳带领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引进新技术、新人才,加强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的合作,聚集各类优势资源,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打造现代番茄种业。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种业自主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育种推广、成果转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抗逆育种技术、种质资源、育种材料的创新,刘红艳带领团队育成蔬菜新品种30余个,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4项,参与制定《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范》食品果品番茄》和《番茄改良育种技术》《操作规程》等行业标准。 其中,“千分”、“博分”、“沃分”等一系列优质番茄品种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创造了经济为种植者带来效益近2000亿元。

  刘红艳始终坚持“科技兴企、人才第一”的创新理念,带领公司打造我小凡现代番茄全产业链技术人才培养高地,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如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引进教育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扎根基层。 全省首个山东省科委(农业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社区科技示范基地成功落户沃尔夫斯番茄文化产业园,推动整个我小凡现代化规模化、效益化、效益化番茄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也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

   农业科研成果_农业科研的意义_农业科研进展/

  刘红艳带领公司服务团队深入农户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番茄新品种应用和新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科普,有效提高农民的学习和接受程度。 努力把农民培养成为学得好、用得好、留得住的农村科技服务人才。

  基地搭建了专家服务队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 刘红艳组织专家服务队开展番茄种植技术培训讲座,培养了千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 改良的番茄品种和方法直接进入温室,栽培技术要点直接提供给人们,构建了新型农业科技网络。

  园区内的种植、生产、人员管理等工作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 此外,刘红艳积极参与鲁东西部与甘肃省的科技合作,多次参加东西部扶贫捐赠活动,向凤凰县捐赠物资10万余元,湖南湘西州天桥区对口扶贫单位。

  作为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刘红艳受到了广泛认可,荣获“山东省3月8日红旗手”、“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等称号。省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和“山东省最美农村致富女带头人”等称号。

  记者:谢苗苗 实习生:姚新锐 编辑:韩露英 校对:杨河芳

上一篇:自给与进口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下一篇: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