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功能化纳米碳材料可协同提高粮食作物
58 2023-12-10
【标题】2012年我校印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提出:“硕士学位教育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学校以科技学院为代表,不断探索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批批研究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养成了扎实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能力。 责任感生动诠释了“解决民生困难,育天下英才”的校训。
教师节前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微信群格外“忙碌”。
9月7日,广西金绥科技学院张江洲在群里转发学校新闻网的消息:“我校四位教师荣获‘2016年度北京市教师师德先锋’称号”,广西金绥科技学院李小林老师资源与环境学院榜上有名。 众所周知,全国科技院校的学生都在群里点赞、祝贺。
9月8日,张福锁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大院让中国农民增产增效》的消息不胫而走。 曾驻扎衢州科技大院的方杰在朋友圈感慨道:“八年时间,科技大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乐’,走向了国际舞台。科技大院固然伟大,但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农民’,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 坚持不懈,为改变中国农业的未来而奋斗!”
■小院延续伟大历史
2009年夏天,首个“科技大院”落户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 刚刚考入环境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生的曹国新和雷友在李小林老师的带领下搬进了院子。
衢州是40多年前第一批农业工人下基层进行土壤改良和碱处理的地方。 衢州历史上长期遭受陆地盐碱灾害。 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春白夏水,只闻耧斗声,无粮回仓”。
1973年,石元春、辛德辉等老一辈农业大学科学家来到衢州,开始了土壤改良、碱处理的历史性创举。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以衢州县为中心的72万亩盐碱地变成了稻粮河,辐射到整个黄淮海平原,扭转了粮食由南向北运的历史。中国。
43年后的夏天,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来自环保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的28名2016级硕士生和老一辈农学院学子一样,住在农家院里,“与他们的农民朋友一起工作”。 吃、住、干一起”,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成本、零门槛”的科技服务。
八年来,从第一届的2名学生,到第二年的10名学生,再到今年的28名学生,已有八批研究生进入衢州科技学院,完成了各领域的学业。
这八年里,科技学院讲师张红艳等人远离城市,与同学们一起扎根乡村。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张红艳在2011年前后担任了衢州实验站副站长。从此,他离开了北京的小家庭,全身心投入到衢州科技小院这个“大家庭”中。 。 八年来,每天都能在田间地头看到张红艳的当地群众说,农业师生在衢州进行了“双高”建立的“八年抗战”,百姓时常感叹:“张老师八年如一日,坚持下来不容易!”
“校园没有围墙的天空当墙,田野变成大教室,育人能力与日俱增,解忧分忧。” 如今,衢州人形容小科技学院的师生们带着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
■小庭院提供强大支撑
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本依靠科学技术。 关键是让农民掌握科学耕作的技能。 八年前,张福锁教授带领“双高”粮食作物创制团队来到衢州时,立志要探索一条让农民受益、让政府满意、让教师和农民满意的科技服务农民新模式。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
曹国新和雷友入驻第一科技院后,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一起,为农民提供科技指导。 没过多久,两个年轻人就成为了农民的朋友和“家人”。 那年秋天,在科技所的指导下,北邮村村民卢福林一举夺得玉米高产“头等奖”。 于是,越来越多的衢州农民主动加入到高产创建活动中,要求在村里开设科技院。
如今,科技大院造就了一大批科技农民,科技知识是支撑农民实现高产的唯一法宝。
2009年以来,科技院在衢州研发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精播、玉米机械追肥、小麦水氮调运、西瓜嫁接、苹果锇授粉、反光膜等25项技术色彩增强。 在田间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物理化、机械化,形成了适合衢州农业特点的小麦、玉米、西瓜、苹果等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同时,他还带领农村致富专家、领导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发展,推广了“老营村(西瓜)”、“金克福(面粉)”、“香工”等一大批当地农副产品。庄园(苹果)”推向市场。
科技院为衢州“吨粮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9年至2015年的七年间,当地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增长了28.2%和41.5%,而化肥用量增加甚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40万亩小麦衢州县种植玉米,每年可增产粮食1.15亿公斤,增加农民收入2亿多元。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生专门写了一封赞扬信,他说:“科技庭院不仅是你们开创的一条引导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也是响应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曲周的成功经验也已在全国推广。 现在,学校联合各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已在21个省市(区)建立了81个科技研究院。
■小院组成大文章
老一辈农业大学以“衢州精神”创造了“衢州模式”,为中国农业开辟了一条道路。 这就是历时30多年的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低产田治理。
近年来,全国粮食增产主要来源于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的增加。 曲周还面临着突破环境约束:如何解决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中低产田粮食高产?
这正是“双高”创作活动要解决的大命题。 科技大院在书写高产高效农业科技大文章的同时,也在书写服务“三农”的农业教育大文章。
田间劳动实践激发了科研灵感。 大多数研究生要到大二才能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但曹国新很早就明确了:冬小麦高产高效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农业生产实践的经历让我掌握了很多技能,也让我的研究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从农民的需求出发。” 我在科技园工作已经7年了。 回顾在科技大院的经历,曹国新坦言:“我们可以在现场获得更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
2009年以来,全国小型科技机构参与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73篇,其中SCI论文29篇,其中Nature 4篇、Science 1篇、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篇。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论文; 撰写专着8部,开发产品6个,获得专利18项。
八年前,曹国新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以联合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现在世界顶级期刊《自然》上。
■小医院培养人才
2012年硕士研究生方杰在衢州市相公庄村科技学院生活学习了两年。 在曲周的培养下,他很快就掌管了公司,目前已成为区域经理。
经过八年的探索,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已经有了明确的路径。 这就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三阶段”培养:每年4、5月入学后,允许研究生提前进入学院在小院实习、参加活动或者组织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 9月返校,带着问题开展一学期针对性课程,确定研究示范计划; 次年返回小院完成科研、技术示范、居民服务; 上学期回到学校完成论文和答辩。
八年来,近百名研究生从科技院校走向社会,获得省市学校优秀研究生、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地方政府贡献奖等奖项90余项。 小学院的研究生发表研究论文也非常“强势”。 2014年,70余名植物营养专业研究生角逐三项国家奖学金,按发表论文数量排名。 结果,获奖学生全部来自小学院。
科技院校毕业生一年经历数十次农民培训,使他们面对压力从容自信,言语表达流利,求职时更有优势。 很多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高价”。 当然,还有一批学生围绕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开展科学研究,已有16名毕业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理工学院开创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得到广泛认可,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2015年,学校设立专项项目,依托科技学院,培养学院其他专业研究生从不同角度研究解决农村问题。
■小庭院踏上大舞台
源自衢州的科技院模式不仅为河北及我国农业院校探索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和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模式,为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了新模式。 得到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认可,其成功经验已进入国际舞台。
2009年以来,仅衢州科技院就接受了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的院士、专家30余次考察指导,均对衢州科技院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学院。 科院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列为全球发展范例,也被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列入全球未来粮食与环境发展战略报告环境计划。
科技院的工作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 2015年,学校在老挝建立了两个香蕉科技庭院。 今年,我校与德国K+S集团、福建农林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科技院校研究生。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在东南亚、非洲等地推广科技庭院。
科技庭院模式感动世界。 9月8日,《自然》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称:“科技大院让国际学术界开始思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讨论产量差异到底意味着什么?科学大院的团队而科技大院则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诠释了产量不好的真正含义。
《自然》杂志审稿人、国际小农专家K·吉勒表示:“植根农村、帮助小农增产增效的科技庭院创新模式,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