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域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报道
134 2023-12-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北麓。 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城市。 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形成互补的经济发展三角。
“乌鲁木齐、昌吉高校云集,人才优势明显。五家渠市区位优势明显,依托农业和工业基础优势,加快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动力充沛。” 五家渠市科技局局长徐景涛说。 今年上半年,五家渠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28家企业享受研发附加扣除2.3亿元。
聚焦成果转化
走进位于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天鹅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车间,记者看到红色六行打捆采棉机和一件件自动化棉花加工设备正在下线等待。运输。 “今年公司计划生产采棉机300台,产值比去年增长15%。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来自于我们对科研和创新的坚持。” 该公司副总经理段启森说。
2021年,天鹅农机公司计划生产100台采棉机变速箱,但由于国际市场关键零部件采购困难,最终只采购了10余台。 为此,公司筹集资金3000万元,开展关键零部件生产攻关。 在五家渠市科技局帮助下,天鹅农机公司申报兵团“揭牌领跑”高端采棉机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项目,获得8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同时,当地政府也在公司现代化厂房建设过程中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公司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需要长期投入,科技政策支持可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企业科研信心。” 段启森表示,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研发方向,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投入研发。 目前,他们拥有40多项专利。
在五家渠市,科研创新正在成为更多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在五家曲格汇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化学分析室、混凝土实验室、水泥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混凝土相关添加剂的性能检测。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混凝土技术也在同步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发展,开发出符合当前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新型添加剂产品,企业才能良好运营。” 五家曲格汇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泰山表示。
近三年来,五家曲格汇新材料有限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达1500万元以上。 目前,公司聚羧酸减水剂生产控制系统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在五家渠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承担了多项兵团、师市科技计划和开发项目,其中包括水利工程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应用。 公司科研管理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城市创新能力要体现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五家渠市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帮助企业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徐敬涛说道。 今年,五家渠市地方本级科技计划经费达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6%; 争取军团级科技发展经费2039万元,提升地方和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瞄准行业需求
“棉花打顶是提高棉花品质的重要措施,人工打顶虽然可以使棉花品质优良,但效率低、费时、人工成本高;药物打顶高效、低成本,是发展趋势作为农业科研人员,我们应该帮助农民用好药物打顶技术,或者在通过生物技术培育棉花新品种上下功夫。 在六师农科所,邓志斌副所长与科研人员正在讨论棉花打顶技术的科研问题。
近年来,研究所围绕师、市、兵团农业发展需求,开展西瓜、棉花、加工番茄等新品种引进、选育和转化研究项目。 已审定或登记农作物新品种38个,建立了专门的科技团队。 工作人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田,已成为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研平台。
“研究所现设有特色作物研发中心、园艺研究实验室、棉花研究实验室、粮油研究实验室等研究实验室。 我们鼓励科研人员实地撰写科研论文,并以农民对科研成果的满意度作为检验研究成果的依据。 重要标准。”邓志斌说。
今年年初,新疆绿丰农业产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六师芳草湖农场的97个蔬菜大棚内,反季节推出西红柿、茄子、辣椒等21个蔬菜品种,成为增加职工收入新亮点。
过去,由于北疆冬季寒冷,冬季瓜果蔬菜生产困难。 为此,农科所设施农业研究室团队以新疆绿丰公司设施蔬菜基地为技术试验基地,开展温室结构节能技术、新材料筛选及优化研究、保温、蓄热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创建了“新疆设施蔬菜节能越冬(冬季不供暖)栽培技术体系”,解决了新疆传统日光温室越冬蔬菜不供暖就无法生产的技术难题。
去年,六师农科所初步打造的新技术体系首次得到兵团重大“揭榜”科技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 其中,“日光温室不加温茄子、冬季果蔬生产技术”已在北疆、南疆部分分区农场示范推广应用。
目前,六师农科部培育的西瓜、菌类、玉米、棉花等新品种正在兵团多个团连开花结果。 “我们正在加大与国内或援省级科研院所的合作,从源头提高创新能力,加快选育、选育,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同时,我们正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科研成果基于市场需求。能力。” 邓志斌说。
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新疆天鹅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鹏达等6人获得了新疆“天山英才”培养计划的支持。 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负责人,赵鹏达主导的残膜回收机研发项目获得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残膜回收机的研发已经成为企业的重点科研项目,有资金和人力支持。目前,团队正在推动残膜回收机从最初的捡拾、分离加速进步。残膜转向电器经营包装,力争一口气开发出好产品。”赵鹏达说。
五家渠市在加强人才对科研创新的支撑的同时,也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通过科研创新,实现煤化工产业精耕细作。 过去,该公司在甲醇产品生产过程中,因技术工艺问题,产生了少量杂醇,其中的甲醇成分具有良好的回收价值。 该公司花了两年时间研究杂醇浓缩技术。 目前,通过杂醇浓缩塔每小时可提取甲醇3.7吨,每月实现经济效益170万元以上。
近年来,新野能源化工公司累计投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逾10亿元,建成了新疆自治区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学过程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和自治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掌握煤炭破碎、增压技术,获得气化技术、甲醇合成工艺专利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51项,实现持续降本增效。 公司董事长马金荣表示:“我们与新疆大学联合成立了碳基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正在加强煤基新材料应用科技研究,提高综合利用率煤炭效率。”
为激发企业科研创新内生动力,五家渠市积极帮助梅花氨基酸等28家企业获得研发经费加计扣除2亿多元支持。
“目前,五家渠市已建立了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联动工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依托农科院和经济开发区两大平台,科技计划项目从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实施全流程管理和服务,同时重点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全市科技创新活力和推广服务能力。” 徐敬涛说道。 (经济日报记者 马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