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农民一次性增收工作总结
95 2023-12-07
春耕在即,农事不待。连日来,我市抢前抓早、周密部署,全力做好苗木管护、农机检修等工作,确保春耕生产安全高效进行,为实现农业增产开好头、起好步。
在潞州区马厂镇故驿村宾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停放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农机具,农技人员正在给这些“冬眠”数月的旋耕机、播种机、拖拉机做维修保养,确保在接下来的春耕备耕中,这些“铁家伙”能顺利下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潞州区共安排5个工作小组,20多名农机技术人员,奔走在各乡镇、街道、村合作社,为农户讲解农机具维护保养及故障排查常识,推广新机具新技术,为农业机械化生产打好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武乡梅杏的修剪黄金期,贾豁乡组织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一边为农户讲解一边修剪示范,传授实用好用的种植技能。
三分种,七分管。梅杏作为贾豁乡的主导产业,现有种植面积1万余亩。开春以来,贾豁乡紧盯果园管理提质增效目标,组建了技术服务队,积极调配物资,开展果树修剪、清园、施肥等工作,确保果树丰产稳产。
在潞城区微子镇西靳村的蔬菜大棚内,一株株翠绿的秧苗长势喜人,秧苗上朵朵黄花,娇艳绽放,春意盎然。
西靳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郝云平介绍道。“今年主要栽种的有西红柿、黄瓜、北瓜等时鲜果蔬,春节前就开始育苗,现在已经是第二茬了。”西靳村位于微子镇南部3公里处,耕地面积1556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发展设施农业。2021年,西靳村抢抓省、市、区鼓励设施蔬菜种植的利好政策,采取“村集体合作社+村级农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5300余万元,总规划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200座。目前,项目一期工程24座蔬菜大棚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与传统蔬菜大棚种植不同,西靳村大棚项目还引进了智慧农业系统,该系统兼容多种智能控制设备,包含水温、气候环境、气体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病虫害等各项情况数据监测,通过查看大棚的实时环境数据,对大棚环境进行多点实时动态采集,驱动执行装置就可以实现大棚环境的自动智能调节。
看着满棚生机勃勃的蔬菜,郝云平十分欣慰,他说“喜欢农业只是基础,关键还要懂农业、懂技术。智慧农业系统可以节省人力、时间、环境等成本,让种植更精准、更便捷、更节能、更高产。”
郝云平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咱们村以前全靠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收益低、见效慢,采用大棚种植后的收益是传统种植的50倍以上,大家积极性比较高,村干部干劲也很足。现在每座大棚全年产量可达8万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算,销售金额约为15万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费用外,一座大棚每年的纯收入最少也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
正在忙着分拣蔬菜的村民李桂娥接过话茬:“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在这儿干活不仅每天能赚100多元,还能学到最新的种植技术,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致富梦。”
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经营的路子,开启了西靳村现代农业的新征程,在这一座连着一座的蔬菜大棚里,勤劳的西靳人正在幸福地劳作着,他们相互传递着丰收的暖意和乡村振兴的动力,一条瓜果飘香的幸福小康路正慢慢铺开。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潞州区抢抓农时,聚焦田间指导、科学种植、农资储备等环节,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工作,田间地头一派早春忙碌景象。
“要密切关注最近天气变化,严防‘倒春寒’,可以适量给田地浇一些水,调节地面小气候来控制天气变化对作物的影响。”现在是小麦返青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潞州区农业农村局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组织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包村包户“把脉问诊”苗情,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夯实粮食丰产丰收基础。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培训指导农民300余人次。线上线下齐发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和“长治三农”公众号等,及时发布农业气象预报、强农惠农政策、技术服务视频等信息,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打造便民服务新窗口。
潞州区加大农机检修力度,积极组织5个工作小组、20多名农机技术人员奔赴全区各乡镇(街道),上门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确保所有春耕农机具应检尽检、应修尽修,目前已对65台检修旋耕机、65台拖拉机等农机具进行了全面调试检修,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潞州区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开展调运储备,做到数量充足、质量可靠、满足需求。潞州区供销社已累计储备各类化肥3500余吨、农药 50余吨、农膜1000余吨。各农资经营网点还将根据实际需求,继续与农资生产企业订购各品种农资产品,确保区域内农资保质保量供应需求,做到不误农时。同时,为确保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安全,潞州区还将有序有效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