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域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报道
134 2023-12-19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专家代表的回信中说:“希望你们继续培养立德树人,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产出更多科技成果,培育更多知识。 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始终秉承“扎根大地、铸造灵魂、育人”的办学理念,立足农业农村建设的定位和要求,新时代新农业科学,积极推进以育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通过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主力军”的一体化设计师资队伍”、农读文化的“主脉络”、平台支撑的“主支点”,形成了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五个主体”育人体系。
“四维合作”
坚守课程建设主战场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基础在于课程。 学校从国家和地区发展对农林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出发,以思政示范课建设为载体,通过四个维度统筹发力,坚守思政课主战场建设,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为一体。 朝同一个方向走去。
重塑课程理念。 坚持“课程是思想政治”的理念,按照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和改革,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课程内容重构。 坚持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学习为重点,将课程的教育功能要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引入前沿动态、行业新知识和教育新知识。要素,凸显学科教育价值。
教学方法创新。 依托吉林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吉林省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和吉林省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整合资源,创新方法,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研讨式、合作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农业的热情、团结合作和科学精神。
学习评价优化。 以各级各类教学基金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为载体,依托学校课程考核改革试点项目,充分结合农林、理工、人文等不同学科特点,探索课程思想和政治考核评价与反馈机制,制定学生学习体验、情感陶冶、价值观塑造等多重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形成了一系列体现自身特色的“大国乡村”通识课程和思想政治示范课程。 学校获批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思想政治课名师1人、国家级、省级4人思想政治示范课。
“多元化融合”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充分实现课程的教育功能,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 学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造力、综合能力”为目标,开发了两类创新课堂,培养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农业科研思维。
跨学科融合,以行动导向的创新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对“三农”的感受。 为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能留住的乡镇一线实用人才,学校设立了“新农科令班”。 2020年发展行动型创新课堂,建立由农学、中药材栽培与鉴定等21名专业本科生组成的虚拟课堂,以农业产业任务为驱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农业的信念和对农民、农村的热爱。
多学科融合、学生农业科研思维的培养,以研究型智慧课堂为基础。 依托优秀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开发研究型创新课堂,重构课程内容,以项目研究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综合练习,提高对国情的反应能力。调查、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等。对重大需求和重要区域发展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形成农业科学研究思维,为今后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个方向的力量”
打造雄厚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学校着力提升教师的农民感情、国际视野和教育教学、科研、农耕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四方面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农林大学师资队伍,构筑浓厚的课程思维。 主要政治力量。
以身作则。 坚持扎根大地铸魂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内化知农、爱农、强农、振兴农业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动力,建设李钰院士引领的国家扶贫典范。 由来自全国高校的两支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支撑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特别训练。 将思政课纳入师资培训体系,构建专题报告、研讨班、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多元化专题培训方式,形成“红色引擎”等系列思政课培训项目。 举办相关培训100余场,实现思想政治课培训全覆盖,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课设计和实施水平。
项目驱动。 依托吉林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成立了由校内外教师组成的课题组,着力探索主体教育价值,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以专项教研项目和教育发展基金项目为载体。 从课程和专业两个层面进行教育方法和德育路径的探索实践,激发教师课程思政改革动力。
讨论、交流。 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建立集体教研体系,充分发挥知名专家和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开展名师引领项目和系列研讨会,交流经验在全国新农业科学建设推进会等会议上,受到全国同行和省内高校的广泛认可。
“三位一体”
形成农耕文化和读书文化的主要语境
加强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学校定位,突出学科特色。 学校以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发展目标为引领,积极弘扬和创新中华传统农学文化。 从三个方面形成农学文化主脉络,全面提升大学生“三农”情感,服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 现代化建设素养。
构建农耕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农耕精神和读书精神的价值引导,充分发挥课程和教材的教育载体功能。 构建系统农耕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以“农业农村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农业农村与农村发展”为主题的“植物保护: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等课程泱泱大国”,切实将农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 课程教学,实现农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补。
建设农耕、读书教育实践基地。 依托校外实践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业博览园区等优质企事业单位资源,建设了一批农耕教育实践基地。 开展农民丰收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到企业园区、农村、农业生产一线实地调研考察、实地考察、开展农业工作。 依托吉林省村第一书记协会和“第一书记、村书记”背书平台,搭建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科技服务活动的平台,提升学生服务水平着力“三农”,助力早日实现农业农村。 现代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山水林田湖草,增强学生干事创业的能力。
培育农耕教育校园文化。 依托以“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农业、农村、自然”为主要内容的“生命之光”教育基地和以“创新创业创意、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农业教育情境教学,传播中华农业文化、农业历史和农业文明经典。 加强榜样带动,对师生、校友等优秀典型人物进行访谈,讲述生动的农耕教育故事,鼓励师生践行“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的理念。 组织农读教育主题讲座、图书展览、文化作品展览,鼓励和引导师生创作农读文化作品,将农耕文明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农耕”、“农耕”。农村、农民”,致力于“三农”。
“三维互操作性”
筑牢平台,保障主支点
平台保障是拓展教育空间的重要途径。 学校依托两类平台,形成立体化、互操作性的思政课程保障,构筑坚实的思政课程主支点。
建立多学科思想政治资源平台。 系统梳理学校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性、典型性”文化资源,以校风校训为核心,融合农业院校特色和现代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进一步凝聚“行知结合” 1、“自由探索、扎根大地、开放融合”的吉林农业大学精神。 重点展示《真菌的多彩世界》等精品课程和《深度学习、温暖教育》等优秀思政教学案例,构建理念精神、文化内涵融为一体的思政课程资源平台、优质课程、典型案例。 。
完善多维度支撑服务保障平台。 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党政共管的大课思想政治格局。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学校工作组——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办公室——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的组织架构。 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校内外协作、校院两级、专业与非全日制学生结合的工作机制。
(作者为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3年8月22日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