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科技合作成果丰硕

本站原创 2023-11-30 05:06:58

农业科研成果_农业科研进展_农业研究进展/

 

  图为在宁夏举办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成果展。经济日报记者 拓照兵 摄

   7月13日,首届宁夏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在银川召开。 山东、上海等17个东部省市参加会议。 在科技成果展台前,福建省农科院两位科研人员魏晓霞、林艳娟与宁夏闽宁镇农业创富带头人马亚玲共同举办了科技成果展台。福建改造成果——“福红”李子,味甜可口。 得到了称赞。

  与果展上的李子、百香果等甜果一样,近年来宁夏与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成果丰硕。 一批创新引领的优质科技成果亮相,一批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聚集一批高端人才,有力推动了宁夏科技进步。 2022年,宁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首次突破60%,增速位居全国第五。 进入国家二类创新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主要得益于东西方良好的科技合作机制。

  科技支撑新机制

  近年来,宁夏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引领全区发展的第一战略,把东西部科技合作作为推动宁夏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2017年8月,由科技部牵头,北京、福建等6个省市以及4所高校和机构参加的“科技支撑宁夏”东西部合作推进会在银川召开包括中国科学院。

  此次会议初步形成了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出产业需求,围绕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的科技需求,聚焦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突出人才集聚,把引进东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团队作为重点合作内容。 三是突出协同创新,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四是突出结对共建,提高宁夏科技园区研发、成果转化和管理运营水平。

  本次会议上,宁夏还与6个省市签署了首批104个项目。 其中,联合科研项目65个,共建创新平台28个,“双创”载体5个,共建园区6个。 为扎实推进“科技支撑宁夏”,宁夏专门设立了东西部科技合作专项项目,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葡萄酒等重点领域,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联合研究和创新集成应用。

  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宁夏长期以来人才匮乏、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极大增强了宁夏的发展动力,为东西部科技合作架起了一座“金桥”。

   “对闽宁的热爱始于扶贫,但不以扶贫结束。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持了一批闽宁科技合作项目并取得新成果。2020年至2022年宁夏累计吸纳福建技术合同139项,合同交易金额达1.67亿元,交易规模逐年扩大,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率显着提高。 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述说。

   “科技强宁”机制得到充分肯定。 2022年7月,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推介会在宁夏召开。 科技部宣布支持宁夏启动“科技强宁2.0”,探索东西部科技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新经验,打造跨界合作典范——区域协同创新。 2022年10月,宁夏出台《高水平建设国家东西部科技合作先行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国家东西部科技合作先行区的方法和路径重点深化“科技撑宁”机制。

  目前,宁夏已与东部11个省市、13所高等院校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形成“11+13”长效合作机制。 700多家科技创新主体、9200多名区外科技人员深度参与。 宁夏科技创新活动。

  多领域成果丰硕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经济、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效果已成为决定区域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近年来,“科技支撑宁夏”紧紧围绕“宁夏需要东方能做的”主线,组织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1500余个,引导创新成果加速集聚。要素,帮助宁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西部地区转化应用,带动当地特色产业走向高端发展。

  走进宁夏吴忠仪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生产。 公司主要生产调节阀、球阀等产品。 近年来,公司依托高端控制阀行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与清华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及重点上下游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高端控制阀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高端控制阀进口替代和自主控制。

  一朵花不是春天。 国能宁夏煤炭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等创新团队合作实施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在重大关键技术、大型装备、材料制造等领域实现“零”突破,打破国外先进水平垄断,宁夏首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共享集团率先实现大型3D打印机在铸造行业的工业化应用; 天地奔牛集团成功研制全球最大智能综采矿用输送机年产2000万吨设备……

   “科技撑宁夏”不仅帮助宁夏产出行业“单项冠军”,还引导“六特、六新、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产业呈现系统化、机械化和团体发展。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敦源聚芯、中芯晶圆等一批新材料、新能源重点企业形成集群发展,涵盖光伏硅片、第三代半导体、储能电池材料等领域。 形成从单晶硅到光伏电池、从蓝宝石到智能终端应用、从半导体材料到关键零部件、从正极材料到电池材料的全产业链。 许多企业都是行业龙头,头在东部,身在宁夏。 他们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合作,推动宁夏新材料产业从单打独斗走向融合发展,从传统产业走向高新技术。 产业集群跨越。

  在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科技兴宁”也结出硕果。

  针对“六特”工业枸杞,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联合首次完成茄科枸杞全基因组测序,并建立了品种最多、数量最多的枸杞代谢物数据库。 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宁夏闽宁镇花园村宏益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马雅玲引进了20多个果树新品种。水果,如“福红”李子; 宁夏博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引进的“蜜雨”百香果等,成为闽宁协同科技新成果,将显着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近年来,宁夏建立了科技市场。 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额达到118.25亿元,年均增长近30%。 累计登记科技成果达2558项,年均增长25%以上。

  创新生态多元化

   7月14日上午,宁夏首届科技成果拍卖暨科技成果评价沙龙在银川举行。 宁夏农林科学院22项优质农业科技成果在拍卖会上亮相。 最终,18项科技成果与企业成功“牵手”,成交总价达到306.2万元。

   “科技成果招标拍卖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各类科技成果价值最大化。用好科技成果评价‘接力棒’,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宁夏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芳说。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 “科技强宁”机制实施以来,宁夏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不断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创新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 在东西部科技合作中,宁夏坚持“不求归属、不求地利、只求利用”的原则,由刚性招聘转变为灵活招聘,运用市场化机制,鼓励更多企业灵活引进和使用国内外人才资源。 通过灵活方式引进科技创新团队62个,吸引区外创新人才9000余名,其中院士100余名,参与宁夏科技创新活动。

  坚持市场化开放合作机制。 要牢牢抓住合作机制关键,突出企业合作主体作用,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互惠互利、互利共赢”的原则,面向全国构建“1+N”开放合作模式。和合作共赢。” 积极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 所有科研项目均实行“长期受理、集中评审”和“非面对面、网上办理”。 突出项目负责人在资金使用上的主体地位,推行项目“承包制”,最大限度发挥科研人员自主权,为东部地区创新主体参与宁夏科技活动创造宽松环境。

  支持各类创新载体建设。 中国工程院于2018年成立了西北地区首个地方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宁夏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了枸杞研究院。 目前,宁夏已与东部地区合作,在北京等地建设了160多个创新载体、9个园区、10个离岸孵化器和飞地科研孵化平台,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扩大“朋友圈”的同时,宁夏日益良好的创新生态也有效促进了本土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了宁夏的科技支撑能力。 目前,宁夏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9463人,同比增长39.3%。 全区博士总数已突破2000人,比五年前净增70%; 全区人才总数已突破85万人,比10年前翻了一番。

  宁夏的目标是到2027年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1000个以上,引进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00项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一番,基本建成科技创新高地具有区域影响力。 “今后,科技部将与宁夏一道,用好部区会商和‘科技支援宁夏’机制,持续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继续推动宁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新成果、迈上新水平。” 科技部国家科技创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杰军说。 (经济日报记者 拓照兵)

上一篇: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十三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在中国
下一篇:作科所牵头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