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用氮肥变双输为双赢----中国科学院带农业

本站原创 2023-11-16 20:07:47

  

土壤作为地球重要的皮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她的存在。她为植物的根系提供固定场所,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是维持人类生活的主要支撑系统。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外,还要从中吸收各种矿质元素和氮素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其中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所以,农田土壤施用氮肥是一项基本的农业措施,氮肥对于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种。虽然氮肥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但过量施肥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副作用,还会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压力,造成环境污染。

  

氮肥对于植物——过犹不及

  

氮是植物体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体内氨基酸、蛋白质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植物的叶面生长,使植物叶色更绿、枝叶茂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的产量的质量。氮不足时,农作物会表现为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早衰并早熟,产量降低。然而,氮过量同样会对农作物产生消极的影响。氮营养过量的一般表现是:生长过于繁茂,腋芽不断出生,分蘖往往过多,妨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以至推迟成熟,叶呈浓绿色,茎叶柔嫩多汁,体内可溶性非蛋白态氮含量过高,易遭病虫为害,容易倒伏。禾谷类作物的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低),秕粒多;棉花烂铃增加,铃壳厚,棉纤维品质降低;甘蔗含糖率降低;薯类薯块变小,豆科作物枝叶繁茂,结荚少,作物产量降低。

  

  

  

我国氮肥消费——双输局面

  

土壤中其他营养元素匮乏有地域性,氮素的匮乏却有普遍性,全世界大部分土壤缺氮。因此,补充作物可利用的活性氮素就成了农业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建国初期,中国氮肥产量只有0.6万吨,而半个世纪后,从1999年到2013年,我国氮肥产量从2497.91万吨增长到4927.46万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氮肥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氮肥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占世界7%的耕地上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随着氮肥产量和施用量不断增加,中国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一度增产近十倍。然而,氮肥的过量施用超过了经济最佳施氮量,导致肥效迅速下降,产量增加幅度降低,同时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损失到环境中的量显著增加。我国每公顷农地氮肥使用量达到40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了发达国家225公斤的安全上限。过度使用氮肥,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已经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的收益。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双输”的后果已经持续了近20 年。

  

  

氮肥的不合理施用已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产生了污染。氮素化肥的损失率达到45%,相当于年损失200多亿元。过量施用的氮肥不仅其肥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提高了农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引起了环境污染。大量的氮肥在被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散高大气中,或通过土壤排水沟渠以及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或者河流。氮对环境的危害具体表现在温室气体不断增多,造成臭氧层空洞;重金属、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地表水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则受到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

  

  

氮肥污染解决之道——提高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是导致农民依赖与大量施肥的主要原因,有报道称我国水稻单产与日本相当,氮肥用量却是日本三倍,可见,提高氮肥利用率是解决氮肥过量施用的根本途径。

  

  

那么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呢?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①因作物施用氮肥:作物习性不同,对氮肥的要求也不同。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需氮肥较多,应适当多施,而豆类作物,一般只需在根瘤菌未起作用之前的生长初期施用少量氮肥。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氮的需要量也有差别;②因土施肥:施用氮肥必须充分考虑土壤的供肥保肥特性以及土壤的实际需求量。土层深厚,保肥力强的土头地,以基肥为主,一次追肥;保肥力差的沙壤土、漏沙土,应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采取分次施肥;③深施覆土:深施结合覆土可以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减少挥发,对铵态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深度应结合作物品种特性与施肥量灵活掌握;④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而有机肥营养元素丰富,释放周期较长;⑤施用缓释肥:对肥料颗粒进行包裹,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使养分供应与作物各生育期需肥规律相吻合;⑥使用氮肥增效剂:又称硝化,即使用化学制剂来抑制肥料的快速转化,减少氮素的损失。

  

如今,采用科学管理,实现降低氮肥用量同时保证粮食产量,变农业与环境“双输”为“双赢”,已成为国际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所共同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上一篇:哇小麦赤霉病竟是这样发生和防治的农业科普文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生物育种是种业发展的重要
相关文章